|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健康新聞: 終結新冠現曙光?口服藥臨床成功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較真要點:


默克公司開發的口服抗病毒藥物在臨床上能夠將新冠患者住院或死亡風險降低約50%,如果能順利獲批,將補充現今新冠藥物的缺口。不過口服抗新冠藥物不能取代疫苗,而是要與疫苗、非藥物防疫措施相配合,才能對疫情防控起到積極作用。

查證者:Y博丨遺傳學博士,科普作者,新藥研發從業者




據媒體報道,由默克公司開發的一款口服抗病毒試驗用藥,可將新冠肺炎重症風險最高的人群死亡率或住院率降低一半,是治療新冠病毒的一大突破。但既然我們已經有了防重症的疫苗,口服藥的意義何在?進展如何?對疫情防控真的有效嗎?

一、口服藥使用方便,能降低感染者重症風險,對於新冠早期感染後的治療有重要意義

面對新冠疫情,如今我們已有多種新冠疫苗顯示了非常好的防護能力,大大降低了接種者的重症風險。對於重症病人,也有激素類藥物地塞米松可用。可在新冠早期感染後的治療上,仍然是有重大缺失的,這個階段需要的是一個使用方便,且能降低感染者重症風險的抗病毒藥物。

從整體醫療效果看,通過降低感染者重症風險來減少重症病例數量,會遠優於等到重症出現之後再治療。以地塞米松為例,這是目前新冠重症治療上最為有效的藥物,在一項臨床試驗中,使用呼吸機的新冠病人死亡率為41.1%,若接受地塞米松治療,死亡率下降到了29.3%,下降幅度接近40%。這個治療效果非常出色,但即便如此,29.3%的死亡率仍然是非常高的,原因是這類重症病人本身處於非常危急的狀態。如果早期治療能避免感染者陷入這種絕境,對整體醫療效果的提升將更有意義。


另外,疫苗雖然大大降低了接種者的重症風險,但這種保護不是絕對的。嚴重免疫抑制的人群,如接受了器官移植的人,疫苗在他們體內激發的免疫保護會遠弱於普通人,這類人群發生突破性感染,及突破性感染後發展為重症的風險都顯著高於普通人群。即便是普通人群,老年人與有基礎疾病的人發生突破性感染後,重症風險仍高於健康的年輕人。

綜上,不難看出,一種降低新冠感染者重症風險的早期治療藥物,是控制新冠亟需的一環。能起到此作用的藥物現在也有,那就是新冠單克隆抗體藥。一些臨床試驗顯示,在感染早期使用這類抗體藥,可以降低重症風險70%。但抗體藥是蛋白質制劑,需要注射使用,並不方便。加之這類藥物制作成本高,產量有限。即便在歐美發達國家,也是針對因年齡與基礎疾病重症風險更高的人群,無法大量推廣。

相比之下,類似於抗流感藥達菲的口服抗病毒藥使用方便、產量大、具有可推廣性,這類能用在感染早期、降低重症風險的抗病毒藥也是新冠治療上的缺口。


二、新冠口服抗病毒藥終現突破,新冠患者住院或死亡風險降低約50%,對變異毒株也有效

正因為口服抗病毒藥意義重大,又是現今新冠藥物的一大缺口,很多科研人員與醫藥公司都在做針對性的研發。

從藥物機理上來說,抑制新冠病毒RNA基因組復制的瑞德西韋也屬於抗病毒藥。不過由於需要靜脈注射且需要連續注射5天,因此只能用於住院病人的早期治療。之前科學家也嘗試將針對HIV病毒的抗病毒藥克力芝“老藥新用”於新冠,但結果令人失望。

經過不懈努力,新冠抗病毒藥的僵局終於在近日被打破。10月1日,美國制藥公司默克宣布它與Ridgeback公司開發的口服新冠抗病毒藥molnupiravir在三期臨床試驗中顯著降低了重症或死亡的風險,將向FDA申請緊急使用授權,極有可能成為第一個上市的口服新冠藥物。

與瑞德西韋類似,molnupiravir也是針對新冠病毒的RNA基因組復制過程。但不同於瑞德西韋直接抑制病毒的RNA復制酶,molnupiravir是讓病毒中引入錯誤的鹼基,基因組接連出錯後,病毒也無法存活。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402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3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