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我辦這學校的目的就是消滅這學校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9月18日,昆明市宜良縣丑小鴨中學的校長辦公室,副校長楊柳迎來一個50歲左右的男子,在詳細咨詢了入學事宜後,男子點點頭,“我讓孩子媽也進來看看吧。”


  他掏出手機,撥通了校門外出租車內的妻子電話,他壓低聲音,“你進來看看‘藥量’怎麼樣?”

  “藥量”是他和妻子的暗號,為了不引起同在車內的兒子的懷疑,他們告訴兒子這次來雲南是借爸爸出差來玩,順便讓山上的“老中醫”看看兒子健康方面有沒有問題。


  這是西北某省會城市的一個公務員家庭,家裡唯一的兒子厭學在家,整日沉迷游戲,夫妻倆只好把孩子騙來上學。簽好合同之後,夫妻悄悄離開,12歲的兒子就這樣被留在了學校裡。

  丑小鴨中學是一所招收網癮、厭學、自殺自殘傾向、叛逆等各類問題孩子的民辦初中。2011年,在湖南公辦學校做了14年校長的詹大年跳出體制,來到雲南創辦了這所接收“不適應傳統教育的學生”的學校。十年來,全國2000多個“問題孩子”從丑小鴨畢業長大。

  每年9月中下旬,當普通中學的開學季已過,丑小鴨中學才迎來招生高峰期,幾乎每天都有新生入學。這群孩子大多來自經濟優越的城市中產家庭,有的甚至還曾是當地重點中學的學生,卻因為各種原因,“在傳統教育體制中滑落”。

  在校長詹大年看來,丑小鴨中學不是一劑藥,無法立竿見影地改變一個孩子,而是盡力接住他們,“回歸正常的生命狀態”。

  

  ▲9月18日,一個新生進入學校,按照學校慣例,會派幾位老生接待。女孩順勢牽起了新同學的手。新京報記者 李照 攝


  “騙”來的學生

  “再不來接我,我就死給你看!”中秋節前兩天,14歲的男孩浩偉歇斯底裡地朝著電話那頭的父親哭喊。幾個學生簇擁著他走進心理咨詢室,開始勸他。

  浩偉來自湖南一所重點私立中學,父母是外企的高管。在來丑小鴨中學之前,他輟學在家沉迷游戲,還被診斷出了抑郁症和焦慮症。父親跟他商量,在雲南有一所學校,學習壓力沒那麼大,可以去體驗一下,如果一個月還是不喜歡,再選擇回來。


  一個多月過去了,父親並沒有來接他,浩偉才知道,送來丑小鴨的孩子一般都要待滿一學期。

  在丑小鴨中學,大部分孩子都是被父母以旅游、走親戚等各種借口“騙”來的。丑小鴨中學副校長楊柳記得,曾有一位公安局長讓人把孩子用繩子綁起來丟在學校門口,一個當醫生的母親給孩子喂了少量安眠藥送來。

  遇到實在家長搞不定的,學校派老師直接去家裡接。一位學校分管後勤的老師“馬哥”接學生頗有經驗,開車快到學校時,將路過一塊顯示校名的指示牌,“馬哥”會提前丟個東西在車內讓學生埋頭去找,分散他們的注意力。

  丑小鴨中學和浩偉原來學校的生活截然不同。以前的作息每天六點多起床,七點半上第一節課,晚上十點下晚自習,一周放假一天。每天從早到晚地寫卷子,他形容自己像頂著一張“死魚臉”。而在丑小鴨中學學習進度很慢,沒有作業,一學期只考期中和期末兩次,“課堂紀律散漫,同學都不怎麼學習。”

  浩偉覺得自己不屬於這裡。平復了情緒之後,浩偉開始給父親寫信,希望能寄一些教輔資料過來,“只有教輔在身邊,才會覺得沒那麼焦慮。”

  廣東女孩允涵不理解浩偉的焦慮,這是她第二次來到丑小鴨,她經常被安排去接待安慰那些被“騙”來的同學。允涵坐在操場邊上,眯著眼睛曬太陽,天空洗藍,大團潔白的雲朵低低地飄著。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4...7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66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3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