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美食指南: 贵州凯里: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蹿蹿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可说好的美酒,喝到嘴里却是酸的。有人不甘,赖着不走,想要个说法。阿妹开口唱,“有情山泉变美酒,无情美酒变酸汤”。


苗家的酒和酸汤有个共同点,都是大米发酵来的。普通人家里的白酸汤来得容易,煮米的时候多放点水,米煮一半,把上面的汤捞出来放到坛子里,坛子封上,过上一个礼拜,酸汤就成了。它是自然发酵的产物。从前,很多人家里都有老酸汤,坛子浅了,新添入米汤,两三天就又能喝了。

现在城里的人家,自己备留酸汤的少了,莫若到菜市场去买。我们在凯里农贸市场就看到调料摊铺上,酸汤装在矿泉水瓶里,500毫升一瓶的只卖5块钱,想在家里做酸汤鱼,买上1升酸汤,绰绰有余,对凯里人来说,这就跟要做菜了打瓶酱油是一回事。




▲凯里金玉农贸市场里,有不少家这样的辣椒专卖摊,据这位来自四川的阿姐说,凯里百分之八十的辣椒商铺都是四川人开的


餐厅里的酸汤当然要讲究一些。怎么个讲究法,是“苗王小寨”的徐世林师傅告诉我的。这白酸汤它最忌碱、盐、油三样,因此,最好是中性水,硬水不利于发酵。徐世林说他1993年到长春,在当地制作白酸汤,发现三天了汤都没有酸度,心想是水质不行,就跑去长白山拉了泉水来用,才可以了。煮米的锅、密封用的坛子,都要用开水消毒两三次,酸汤很敏感,有人在旁边抽烟,它也能感知到。

“苗王小寨”开业不久,连盛装白酸汤的坛子都新得发亮,两个大坛子,杵在厨房门口,挨鱼池,几十尾鱼在活水里游动。不过,只要师傅老,不愁新馆子吃不好。大厨徐世林今年70多岁,已经退休,被他徒弟和苗王小寨的老板请回来研发新派酸汤。新派的意思不用说我也懂,不过就是在前面两种酸汤之外,改良出另一个版本,这是贵州人试图将酸汤火锅大众化的努力,想叫这碗酸汤更柔和一点,适应更多人的口味。


往前数20年,凯里家家户户都还备一坛白酸汤,清清亮亮,真能当饮料喝。想象一个这样的场景,酷暑的晌午,小孩子外面玩耍回来,跟家长要喝的,一碗发酸的米汤下肚,乏也解了,暑也消了,还觉得舒舒服服地胃口大涨。不只白酸汤可以“来一碗”,往后我们在凯里遇到的各类古怪汤液,厨师们都会指着面目难辨的盆中物说:“可以直接喝的,想不想试试?”

白酸汤是历来就有,到了80年代,红酸汤被发明出来。先是迎合食客要求,白的嘛,看着没食欲,红的好看,慢慢就多加西红柿,贵州人又贪辣,那就加一点糟辣椒。但是糟辣椒不禁煮,半个小时就泛黄,失去活力的样子也影响食欲。于是逐渐就用西红柿和红辣椒按3比2的比例打成酱,小火炒,炒出红色,加入白酸汤,放在坛子里密封,发酵一个月,出来的味道比现打现用来得柔和,颜色也饱满得多。有时候你在外面吃到的红酸汤,可能没经过发酵,那汤样子是像,实际味道浮浮的,不大对头。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51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1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