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扭頭跪坐人像完整黃金面具 三星堆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這是9月2日在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考古研究所拍攝的三星堆遺址3號“祭祀坑”出土的金面具。新華社記者 王曦 攝


  最受公眾關注的三星堆金面具在3號“祭祀坑”出土並驚艷亮相,被認為是附著在青銅人像上,比正常人臉稍大。與現代人相比,被古代工匠捶打得如紙薄的金面具造型更加誇張,大大的招風耳,菱形大眼,高鼻梁,咧開的大嘴,整體造型威嚴神聖。

  “這是被祭祀者,是三星堆人的神。”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考古研究所冉宏林所長說。


  “現代感”也是被考古隊員們提及最多的詞匯,有和奧特曼、諸葛亮等形象“撞臉”的青銅人像,也有顏色漂亮、大小、外形跟現代“西餐刀”別無二致的玉刀,玉刀表面色彩鮮艷,刀背有勾雲紋,刃部非常鋒利,可以輕易將人的手指劃破。

  “即使把這件玉刀擺到現代的西餐桌上也毫不違和。”黎海超說。

  

  ↑這是9月3日在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考古研究所拍攝的三星堆遺址4號“祭祀坑”出土的銅扭頭跪坐人像。新華社記者 王曦 攝

  4號“祭祀坑”的三星堆“力士”——銅扭頭跪坐人像也非常引人關注。


  “這件人像表情嚴肅,小腿肌肉異常發達,可見當時青銅雕塑技藝高超。”負責4號“祭祀坑”發掘的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工作者許丹陽說。

  更為重要的是,此次還發現了幾件見證我國各地區文明早期交流融合的文物“重器”。一件造型奇特的朱砂彩繪觚形尊體現了中原文明和古蜀文明的融合,另一件刻畫有古蜀神樹紋的玉琮反映了長江上游和長江下游文明的“握手”。


  

  ↑這是在四川德陽廣漢市三星堆4號“祭祀坑”灰燼中發現的絲綢。(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圖)

  新發現的6個“祭祀坑”還發現了多處絲織物的遺存。冉宏林認為,這與中國西南是絲綢起源地之一的傳說相符,確認掌握成熟的絲綢織造技術,對古代絲綢技術體系、南方絲綢之路的研究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唐飛認為,最新出土的文物再一次證明了中國古人的想象力、創造力和創新精神是遠超現代人想象的。目前的發掘剛剛進入高潮階段,更多驚喜還在後面,也許還有更多超出認知的文物陸續被發現,三星堆的未解之謎有待揭曉。

  據了解,在發掘的同時,四川省文物局也在組織全國最頂尖的團隊對文物進行保護修復、研究闡釋,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公眾就能在博物館裡見到這些令人驚歎的文物,感受三星堆文化的魅力。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37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2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