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深夜八卦: 大连农妇登福布斯富豪榜 让巴菲特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2019年,大连一家服装公司正在隆重庆祝40周年。


  屏幕上,美国股神巴菲特发来祝贺视频,他说:

  “恭喜李董事长,12年前我们在大连相识,那是我人生中最幸运的一天。 我要告诉大家,我现在有9套创世的西装,我扔掉了以前所有的西装。我的合伙人查理·芒格、我的律师都穿创世西装,现在比尔·盖茨也穿创世的西服。 它们展示了你们在西装选材和制作方面,令人难以置信的精益求精和工匠本色。”


  

  “当我第一次穿上你们的西服,居然有人称赞我变帅了,这是70多年来的第一次。” “事实上,我认为比尔·盖茨和我应该开一家男装店,卖李女士的西装。我们会是出色的推销员,因为我们真的太喜欢创世西装了。”

  

  为什么一套西服能让巴菲特深深着迷,让比尔·盖茨也爱不释手?

  它背后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公司?

  它的创始人李董事长究竟是谁?有什么背景?

  

  自然地,李桂莲家条件也不好,她只读了4年书,就回家干活了。

  1946年,李桂莲出生在大连新金县杨树房镇的一个农户家庭。

  那个年代的人家家贫困,缺衣少食都是常事。

  在李桂莲的记忆中,北方的冬天很冷,又没有可以御寒的衣服,父亲外出干活,只能穿着单衣,再全身裹上草绳来抵挡寒冷。

  她说:“我向邻居们借过衣服穿……”

  而且,除了穷困,还缺水。

  整个村子里就一口浑浊又干瘪的水井,为了吃上水,每家每户半夜三点就要起床排队打水,而且,打上来的水还混着很多泥土。



  

  在有限的条件下,人们劳作一天回到家,而锅里却空空如也,只能靠东拼西凑才能养活一家人。

  自然地,李桂莲家条件也不好,她只读了4年书,就回家干活了。

  在大队,李桂莲是少有的能干人,虽然个子小,但说话做事很有气势,让人不得不服。

  从20多岁,李桂莲就当上了大队书记,整日带领农民干活,可日子还是不好过。

  喜欢思考的李桂莲自从1978年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内心一下子不平静了。当时,她是福利厂的厂长,带领着20多名妇女卖冰棍,收入微薄。

  她观察发现,公社有一座四层大楼闲置。而很多女人都会踩缝纫机,那就不如搞个服装厂。

  

  说干就干,李桂莲立即向公社提出租用的申请,并用村里的大喇叭不断播放:

  “现在,请有缝纫机的人带着自己的缝纫机来,想进厂工作的人,带着6尺布过来参加考核。验收通过以后,即可进厂工作。”

  消息如一股炸雷,炸响在了平静的村子上空。

  人们纷纷从各地赶过来,搬抬着自己家的缝纫机,黑压压一大片,足足有600多人参加考核。

  

  为了慎重和严谨,李桂莲从县里请了专门的服装师傅来检查,挨个打分。

  每一个人只有两个小时的制作时间,写名字的字条缝在衣服里面,从外面看不出来。

  最后,李桂莲根据分数,从高到低录取了85名女工。

  加上公社和其他人的支持,一共筹集了3万元启动资金,和65台缝纫机,服装厂在1979年成立了。

  



  有了钱,也有人,可活儿却没有。最初只能从县里的国营服装厂捡来一些废弃的布条子,把这些拼在一起,缝鞋垫、椅子垫。

  整整4个多月,工人们没有工资,大家还是努力地干,练习手艺。

  渐渐地,拿到了一些缝纫机套、工具袋的单子,和服装小单可以做。

  

  还好,转折很快来临。

  1981年末临近春节,县里一家大厂因为活儿太多,加上工人都要放假了。

  就找到李桂莲说,有个外商准备下一批制作西服的订单,工艺要求高,是为了参加欧洲展览会。

  每一件西服由46块布料组成,需要制作精湛。

  如果她想要接这个订单,就要保证完成,否则就要赔偿。

  李桂莲来不及多想,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下来。虽然全厂的女工几乎都没有做过西服,但这个活儿还是得干。

  

  

  第三天中午,400件样品如期完成。

  听说外商马上就要离开,李桂莲带着人立马往机场赶,终于把样品送到了客户的手中。

  客户拿着衣服仔仔细细看了很多遍,怎么也不相信这是小厂制作出来的。最后,外商退掉机票,跟她们一块来的大杨服装厂,查看究竟。

  等客户一到,女工们都埋头认认真真地干活,只是有些人手上还粘着干农活的泥巴。

  外商虽然很满意产品的质量,但迟迟不表态。

  李桂莲敏感地察觉到问题,她马上让人端水来,放在厂门口,让所有女工把手洗干净了再干活。

  此举,一下子打动了外商的心。



  对方又亲自撕开一件衣服检查了质量,终于当场拍板,16000件衣服全部在这里做。

  

  能赢得这样一批外贸订单,对李桂莲来说,实属不易。

  就像有句话说的,机遇与实力并存就能创造一切。

  此后三年,服装厂接到的订单越来越多,一批一批,从来不担心没活干。

  到1984年,这家只有85名工人的工厂产值321万元,利润43万元,创汇44万美元。

  当然,为了保持一贯的好质量,李桂莲有自己的管理办法。

  

  干完第一批外贸订单后,李桂莲决定大整顿一次,宣布停产一周,专门“练兵”,然后根据成绩打分。

  成绩在80分以上的,发10元奖金,90分以上的,晋升一级工资。

  用实力说话,且懂得回馈,李桂莲一直就深深懂得这个道理。

  她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

  “做就是要做让别人见到你刮目相看的人。不愿意让人家看不起。 农民多少年就是让人家瞧不起我们。歧视我们,就是为了挣这口骨气。”

  

  年产值达4000万元,利润502万元,创汇1000万美元。

  而李桂莲本人也被评为“大连市特等劳动模范”、“全国十佳农民企业家”。她时髦地烫着卷发,笑意盈盈的。

  实际上,她一刻也没停止前进的脚步。

  



  早在1984年,她带领公司7个技术骨干,专门到日本最大的男装青山商会学习,整整9个月,每天吃住在厂里,跟在技术工人身边一刻不停。

  日本服装厂的整洁和严格,让李桂莲自叹不如。

  车间的每一样工具都摆放得一丝不苟,物品分类不出一丁点错,就连厕所也像宾馆一样干净。

  每一名工人同时操作两台机器,全都站着干活,70个人加工一天做500件衣服,1年挣得加工费1个亿。而这需要大杨服装厂3200个人干一年才行。

  除此以外,日本工人每月收入16万日元,折合人民币6000元。而中国工人每月工资就几十元。

  

  这些都深深震撼了李桂莲,她下定决心要朝更现代化、更专业的方向前进。


  从日本回来以后,李桂莲开始大规模改革,全部采用站姿踩缝纫机,每20分钟休息一次。

  而且,因为产值的加大,工人工资大幅提升。

  有了钱的工人们,干劲更足了。此后几年,大杨服装厂生产的西服越来越多渗透到国际市场,每5件日本西服,就有一件是李桂莲工厂生产的。

  那年8月,大连举行首届服装节,市长在开幕词上说,“西服成了大连的一张名片。”

  同时,从市委书记,到市长,全部对李桂莲尊敬有加。

  

  台下的数万双眼睛紧紧盯着李桂莲,她依然一贯地镇定自若,因为她有强大的信心。

  一年后的1991年,李桂莲的这个建议被采纳,原来的新金县撤销,原来的普兰店镇变成县级市。同时被批准为“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

  

  第二年,李桂莲修建了杨树房经济开发小区,一个两平方公里的现代化工业园拔地而起。

  同时,她把修建职工商品住房也纳入计划中,后续新建了几十万平方的职工住房,单价每平方400-600元。



  在李桂莲蓝图中,她不止要做世界工厂,还要打造世界品牌。

  

  1995年,李桂莲在万人大会上振臂高呼:要创造中国人自己的世界品牌,推出创世(Trands)男装品牌,含义是“创新世界”。

  台下的数万双眼睛紧紧盯着李桂莲,她依然一贯地镇定自若,因为她有强大的信心。

  在李桂莲的管理下,工厂一律按照最高标准来要求,浅蓝色的窗帘遮住外面的炙热,窗台上摆着各色好看的盆栽和花儿,有的静静散发着花香。

  工人们统一制式的服装,连鞋都一样。

  

  日本客户走进来,用白手绢一抹,一丝灰尘都没有。不由得说道:“贵厂的管理和质量,在日本也是一流的。”

  接着问,是不是要接下我们的订单。谁知,李桂莲很直率地回答:“你们的合同批量小,价格低,我们不能满足你们的要求。”

  李桂莲知道,每一分精力都要用在最好的地方,跟美国的大公司合作,拿下更多大订单,创立自己的品牌最重要。

  

  李桂莲的智慧不仅仅体现在对企业前景的筹划上,也体现在远见和格局上。

  早在1985年企业改制时,李桂莲就放弃了拿股份大头,先是公社,然后是工人占股,最后才是她。

  其实,当时股改压力不小,很多村民的都不愿意,全是李桂莲一点点推进的。

  后来到2000年大杨集团上市前夕,再一次股改,李桂莲为自己争得了极大的权利,那一次她占股49%,职工持股51%,且这个方案最终还被市政府认可通过了。


  不得不说,李桂莲的确很有本事。

  在很多跟李桂莲打过交道的高管和客户眼里,这样评价她:



  “她总是敢于大胆决策,并且一旦决策,矢志不渝。” “她气质与亲和力兼备,既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又是一位称职的领导人,这二者兼具,无论在男人和女人中间,都是少有的。” “她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是智慧程度却很高。她每天都在学习,并且眼光非常独到。”

  

  再加上,创世牌西服确实质量很不错。

  公司的设计、工艺、营销、管理、研发等岗位,都有外国高管参与,一切都要走国际化路线,是李桂莲设定的路线。

  因此,也为她跟巴菲特的结缘打下了基础。

  

  2007年,巴菲特要参加某个金属公司的开幕仪式。

  这件事被大杨集团的全球营销总监得知,他想办法找到了巴菲特,推荐大杨的西服。

  那一天,很多人一下子涌过去,来到巴菲特身边对着他量起来。

  虽然巴菲特有些不满,但收到西服试穿以后,却一下就笑了。

  因为有人第一次夸赞他长得帅气。

  这让巴菲特开心莫名。跟李桂莲认识以后,两人竟然一见如故,巴菲特搂着李桂莲很亲密地合照。

  

  巴菲特的这个圈子一共50个人左右,互相之间高度信任,做什么事不用签合同,口头约定即可。

  在那些天的交往中,李桂莲目睹巴菲特已经78岁,还站着演讲8个小时,然后给600个小股东挨个签名。

  她深深佩服这个人的毅力和精气神。

  



  回来后,李桂莲也开始有意识地健身,打高尔夫球等等。

  有人说,很难理解为什么巴菲特对李桂莲如此友好。

  人们找到的唯一理由是,巴菲特早期第一笔投资是一家纺织公司,因为后面的管理不善,他放弃了这家公司。

  在李桂莲的经历,或许激发出了他潜在的共情。

  再加上,创世牌西服确实质量很不错。

  自从跟巴菲特亲密接触以后,李桂莲立马决定,加大“单量单裁”项目的开发,专门定制高级男装。

  

  此后,一条小而精的生产线日趋完善,仅在全国的几个高级宾馆开有店铺。

  其实早在1997年,定制西服就已经是大杨服装厂的重点。

  不久以后,北京某宾馆,李桂莲开下了第一家专门的定制西服店铺。

  这个宾馆有多高级?就连称为北京活地图的出租车司机都不一定知道。

  专门召开顶级会议,只接待重要人物,门口没有招牌,站岗的小哥哥比明星还帅。

  

  最初李桂莲还担心制式不一样,播放不了。

  正是靠着好口碑,好品质的层层加码,创世西服才一举夺得了巴菲特的心。

  而李桂莲在创业中的胆识和魅力,应该是巴菲特欣赏她的另个一原因。

  

  这一次,巴菲特专门录制的视频不仅在中国播放,同样向外国播放。

  最初李桂莲还担心制式不一样,播放不了。

  而巴菲特强调了好几次,如果不行,他可以再重新录制。

  看起来巴菲特对李桂莲确实很不错。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李桂莲深深懂得这个道理,也给予了相应的回馈,每一年都要定制8套西服专门送过去。



  

  这些年,李桂莲多次登上福布斯中国富豪榜。

  但她对这些排名一直不太在意。

  有了钱之后,李桂莲跟大多数富豪一样,信佛、做慈善。筹资修建寺庙和捐建了十几所希望小学,成为她工作的主要内容。

  

  这才是李桂莲孜孜不倦的追求。

  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站在时代的潮头,做了一件不普通的事,获得了超乎想象的成功和荣誉。

  有时是因为选择对了,有时是因为运气足够。

  无论如何,这世界所有的成功人士,他们都有超一般的胆识、决心,和毅力。

  那种敢于付出,敢于担当,有几个人能做到呢?

  一旦你真正做到,想要的东西顺手就来了。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99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0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