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婚姻: 梅琳达和林惠嘉 婚姻内外同种女人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得知比尔·盖茨离婚了,我的震惊不亚于中国着名企业家李开复。




虽然我不认识他们夫妻俩,但我去年4月看过比尔·盖茨的三集纪录片啊。


当时看完的感受有两个,一是天才的认知结构与被赋予的生命使命,和普通人之间可以用云泥之别来形容。

我也是看了这个纪录片,才知道比尔·盖茨早就不做软件了,他致力于消灭脊灰病,治理非洲饮用水。

盖茨基金会在非洲做了一个机器,叫欧姆尼处理器,排泄的粪便经过处理,可以变为饮用水。比尔·盖茨接过一杯「新鲜出炉」的水,若无其事地喝了一口。

做科技的虔诚教徒,这一点就望尘莫及。5分钟前,那些水还是粪便,看得我只想呕。



第二个感受是,比尔·盖茨真的是一个lucky dog,这个lucky不是指天赋或者财富,而是从同窗到合作伙伴,从血亲到姻亲,他一路都能遇到强有力的同伴。

他生命中两位女性对他影响深远,一个是母亲。

母亲玛丽·麦克斯韦尔·盖茨是一个商界女强人。在她身上一共三个首:金县联合劝募协会首名女性总裁;全国联合劝募协会执行理事会的首名女性主席;第一洲际银行公司(First Interstate Bank)的首名女性主管。她还曾任华盛顿大学校董事。



母亲填补了他的人生前半段社交缺陷,以及生活料理。她会用她的影响力为他推广微软,为他安排好清洁女工,打理他的生活,连衣服都不用选。

他的妻子梅琳达,现在要说前妻了,在结婚后接过了母亲的衣钵,为比尔·盖茨的科技事业平衡人性化的一面,无论是商业形象或者产品设计上。

纪录片里呈现的夫妻状态,与「营业」性的演绎截然不同。比尔·盖茨会无意间流淌出对梅琳达的依赖,而梅琳达对比尔盖茨也不都是赞誉与支持,会在被问他是否会出错时,大笑着用了of course。





更重要的是,他们分工有所不同,但理念高度相似。

一个细节是,当梅琳达得知非洲的脊灰病现状时惊诧,原来世界上还有这样的悲惨,进而全力推进消灭脊灰病的慈善事业。在梅琳达的口述中,此举最重要原因是,当时他们有了女儿。

她是那种幼吾幼,有人类格局的女性。

比尔·盖茨的原话是,他们是完全平等的伴侣。



他俩也没什么原生家庭的伤痕,比尔·盖茨的父母感情笃厚,一生形影不离,给他做了良好的榜样。他在结婚前也慎重严谨,甚至在天花板上写上了结婚正反论,用商业思维来理性考量婚姻



财富、家庭、灵魂契合、珠联璧合,我真是想不到这样的婚姻,还有什么需要「grow」的地方?





况且,两人结婚27年了,比尔·盖茨66岁了,梅琳达57岁了,不是我对年龄有偏见,而是时间能让习惯侵入血液。即便离婚,他们的修养,与相互的捆绑,都会让他们依然是生活事业各方面的伙伴。

婚姻到最后,也就是一张合法契约的伙伴,他们还如此合作无间,为什么要离婚呢?

年龄越大,离婚就越是赤地千里,无异于在人生的低层拦腰锤碎,再在废墟上重建。

我去查了查所谓的避税风险,似乎在美国即将要推出的富人税法之下,比尔·盖茨离婚离婚,都在征收的范围内。

因为年收入超过百万美元的人群,就要被征收超过50%的资本利得税,比尔·盖茨个人资产高达1460亿美元,伸头缩脑都是一刀,离1000次婚也无济无事啊。

双方也都已经聘请了律师天团,比尔·盖茨雇佣了由巴菲特的搭档芒格创办的律师事务所,而梅琳达聘请的律师,则代理过贝索斯的离婚官司。

这哪里是做样子的财产转移啊,就是正儿八经的离婚

我仔细想,我是不是把事情想得太复杂了?是否,到了彼时彼地,名利早已过剩,婚姻的一切功利性等同于无,反而更能退回到人的本质呢?

有找不到来源的报道,说离婚是梅琳达提出来的。我也倾向于这一点,因为离婚对比尔·盖茨毫无益处,他会失去一半的财产和一个知根知底的得力助手。

如果非要寻找蛛丝马迹,似乎也有迹可循。

梅琳达是一个极其聪慧的女性,花5年拿到了杜克大学计算机科学和工商管理双学位,进入微软时,她才22岁半,还是唯一的女性,很快做到了管理层,管理上百人。



她和比尔·盖茨之间,也是比尔·盖茨追求的她。

我想22岁的女孩,即便早慧,也会因为天才老板的光环而倾倒吧,一切的牺牲与围绕都顺理成章。



比尔·盖茨其实是一个内向而固执的人,也曾因为寡言的怪癖,而与妈妈发生龃龉。

90年代开始,比尔·盖茨有一个思考周,一旦他感觉到疲惫,就会自己去胡德运河,在小木屋独自度过一周。






从家庭上来说,二女一子是梅琳达主要养育者,梅琳达对外的本职是「家庭主妇」。而在工作上,梅琳达要负责的事,一点也不轻松。

比如非洲马桶的产品设计她要跟,因为比尔·盖茨会从科技的角度来考量,而梅琳达会注意到妇女儿童的隐私。比尔·盖茨会讲究数据,而梅琳达会深入非洲,重视「我听到了什么。」作为天主教徒,梅琳达还在非洲推行计划生育



这些项目都发源于世界上最大的基金会,盖茨基金会,而梅琳达担任主席。

梅琳达也因此获得了诸多荣誉,比如2013年的美国《福布斯》杂志全球年度最具权势女性,2016年度全球最具影响力100名女性,都是前五的位置。

我在想,是不是经过了27年的冠姓和辅佐,让梅琳达的自我渐渐苏醒,而仰仗与依附的惯性,让双方都无法在婚姻的框架内,作出理念的让步呢?

打个比方,即便他们有绰绰有余的财富与名望,去支持彼此独立的事业,但「对」与「错」的决定权,就不是财富的问题,是家庭权力结构决定的。到了这个层面,还有社会评价钳制。

况且,还一直有关于比尔·盖茨和旧情人温布莱特的传闻,委委屈屈的。

也正因为两鬓渐白,才更要快马加鞭,好挥霍剩下的正确的自己吧。

梅琳达一直让我联想到起李安的妻子林惠嘉。前段时间读了李安自传,发现我们对林惠嘉,对他们的婚姻有诸多误读。

以往林惠嘉总是得此贤妻夫复何求的典范,都拿她养了李安6年来感天动地。

实际上林惠嘉也是高材生,是伊利诺伊大学的理科博士,与盖茨夫妻的差别是,他们相识于微,上大学时就相恋了。



李安纽约大学期间,就凭《荫凉湖畔》获金穗奖最佳剧情短片及NYU的奖学金。所以她对李安的才华是心里有数的,才能忍受他的蛰伏。


并且李安年轻时真的很帅,用玉树临风形容并不为过,他在六年里负责做家务做饭带孩子,林惠嘉自己搞研究也很忙,这不刚好吗?

林惠嘉也不是那种无限牺牲的女人,我觉得她的标准是:你不要烦到我。

李安没有工作期间,她看着他那张苦丧脸不爽,也会让他去做点其他事,「不一定要赚钱」。李安也曾因为林惠嘉看他烦,搬到好朋友冯光远那里住了两个月写剧本,周末回家一次。

李安台湾拍《饮食男女》,四个月不回家,儿子不肯做作业,林惠嘉生气,两个星期不接他电话。无论你是不是在做大事,你把辅导作业这块儿都扔给我,才是天大的作孽!

李安依赖林惠嘉,不是因为她的牺牲与支持,而是她异常独立的性格,像是一根坚硬的钢筋主轴,让李安柔软地依附。



俩人还没有结婚时,李安拍学生作品《分界线》还差八千多美金,就从林惠嘉的账户里直接提了来用。事后跟她说起,林惠嘉只哦地应了一声,表示知道了。

李安获得金熊奖,打电话回家,她被吵醒很不爽,同样哦了一声。

陪同李安参加奥斯卡颁奖礼,莫大的荣誉,林惠嘉的心情是「尽义务」,因为穿高跟鞋太痛了。



林惠嘉始终在生活里盘踞,不会随屋檐外的天色而改变,无论阴雨或高光,她都以自我舒适的标杆为准。

李安对比的总结是:从前她工作忙,我依赖她;我出名后,现在她有时候要出来做李太太,打搅了她的工作。

你看,用了「打搅」二字。

这个女人生孩子都不用李安陪,觉得他碍事。经常说李安「笨」,觉得他麻烦。

她那句经典的「leave him alone」,其实是「leave me alone」。

如此「无情」的结果是,李安很爱林惠嘉,他去参加金马奖晚宴,只觉得那些菜真好吃,和王家卫说,远在美国的太太不能同享这些,他心里面很难过。

甚至他对林惠嘉是敬佩的,他电影里所有的女性形象,要么来自于女性编剧,要么原型就来自于太太林惠嘉:独立、坚强、自由自在。

卧虎藏龙》里除了碧眼狐狸,其他的灵感都来自林惠嘉。这是他在金球奖颁奖礼上的原话。

我把这俩人串联到一起,倒不是想分出什么伉俪情深或者笃定自我的高下,只有种模模糊糊的统一感。就是对于那些优秀的女性来说,婚姻好像并没有那么重要。

婚姻可能曾经对梅琳达很重要,那给她带来0-1的积累,但是她走到98的时候,可以为了最后的两步,刨去中间所有的圆满。

林惠嘉更是从一开始就没有以李太的身份自居,抽去那张薄薄的纸,她只是在为她识人的眼光,买生活的单而已,无论是负累还是荣誉。

她们要的是远高于性、繁衍、陪伴、经济,这些婚姻基础需求的东西。

让我想起《模仿游戏》里的图灵。图灵是电脑之父,程序员的祖师爷。他也是一个同性恋违法年代的gay,他和同事琼结婚了。

婚后他为了保护琼,坦白了自己是gay,想要琼离开。琼说我知道啊,我一直怀疑,但是没关系啊,我们用彼此的方式爱着对方不是吗?

当这些她们认为的「爱」的基础在,那么婚姻一切麻烦都可以忍受。消失了,受到干扰了,婚姻的一切好处都要为此开道。

很多人说梅琳达离婚后身价或将达到730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二富有的女性,所以大家不必为她操心。

我觉得不能用「操心」二字来形容她离婚引起的涟漪,因为我相信金钱不是她离婚的驱动力,她在婚内同样可以得到金钱相关的锦衣玉食,也能守住普世意义上的完美形象。

她大动干戈,结束这段婚姻的起心动念,才是我们需要去再三思忖,得到某些解放和开拓的地方。

作者:美亚,作家,心理咨询师,定居香港。《南都周刊》特约撰稿人,《时尚COSMO》专栏作者,「单身力」理念创始人。一个放心老去的已婚育少女。微信公众号:美亚在港村(ID:wangjinshan2015),微博@美亚在港村。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已经有 2 人参与评论了, 我也来说几句吧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共有 2 人参与评论    (其它新闻评论)
    评论1 游客 [辛.香.经.说] 2021-05-15 21:56
    世间每一桩婚姻都是独一无二的。你永远无法百分之百知道别人的婚姻中发生的所有事情。许多人总是把他们敬仰的人的婚姻描述得完善无缺,直到他们宣布离婚的那一刻。
    上一页1下一页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476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