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一旦发生核战,中国末日堡垒在哪?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像这种“集装箱式核掩体”我只能说商业创意非常不错,充分利用了人们的核战争焦虑感,渲染生存焦虑之下成功的把一堆垃圾卖了个不错的价钱。


且不说强度够不够扛住核武器冲击波超压、负压,也不说有没有水循环、空气循环、卫生间设备,甚至都不说一个活人在这么密闭狭小的空间里呆几个月时间会是个什么后果,我只提一点:万一通风管变形堵上了你怎么办?

外面是核大战之后的强辐射、核沾染环境,通风管又不知道为什么不通了,你咋弄?你是不是得出去看看?连一套最起码得防护服都没有你怎么出去?万一出口也被堵住了呢?你是不是就给憋死在里面了?


坦率一点说全世界所谓的“私人核堡垒”有一说一都是智商税,对核武器威力完全出自于想象力。我就没听说过哪个富豪亲自拿一枚核弹头爆炸以后来看过杀伤效果的,当然不排除有极个别富豪能够拿到军方的核试验效果文件,但是以各国泄密情况看,这个泄露范围极其狭小、严格保密。根据一般保密工作规律来看,知密范围不可能超过100人的数量级。

因此,所谓芬兰“能容纳三分之一的地下堡垒”纯属扯淡,第一芬兰根本没有核武器,没有进行过核试验,更谈不上什么核防护。第二就以芬兰极其有限的人口密度、人口主要呈聚居点分布的态势以及那么高的社会福利待遇,这才做到三分之一人口有掩体,你这是在狠狠地羞辱芬兰政府。如果芬兰能拿到靠谱的核试验资料,按照中国政府对自己国民的操心程度,防护度做不到120%只能说是钱被贪了。

美国的核防护工程主要是冷战期间修建的、覆盖少数富豪和政府高官的坚固掩体,包括着名的“夏廷山地下核设施”。该设施的设计容纳量仅为6000人,主要是利用花岗岩岩体缓冲吸收核爆炸威力、阻挡直接辐射,数十年来该基地一直在扩建、改造、升级,主要是供美国政府官员执政团队躲避核战争。




其余掩体基本上都是些十分简陋的私人堡垒,缺乏最重要的水循环和空气循环设备,防护水平很低,大部分是一些异想天开的生存狂们自己搞的自娱自乐的玩意儿。

俄罗斯的核防护工程大部分是苏联的冷战遗产,目前看来已经陈旧不堪,很多已经退役开放参观,并在互联网上被攻击成“劳民伤财并且没什么卵用”的浪费。




这些核设施再次启用的可能性很小,一方面是俄罗斯财政极为紧张,另一方面是缺乏再次兴建的动机。但是以俄罗斯财阀寡头横行的现状,不排除有大量私人拥有并维护运转的核设施存在。

总之,目前世界核大国中,核防护能力最强的是中国,这一方面是因为拥有广袤的山地地形以及得天独厚的自然核防护环境。

另一方面就是来自于中国对于自己国民生存的近乎于夸张的重视:要么不修,要修就必须要覆盖全体国民。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45 秒 and 10 DB Queries in 0.003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