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印度: 亲历印度疫情 我在大暴发前逃离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防疫的两难抉择


我在新德里时,医疗挤兑已经出现苗头。根据使馆的要求,我必须要在登机前做核酸和抗体检测,才能拿到绿码。4月16日那天,我试图联系医院和检测机构,打算咨询好再过去检测。意外的是,我打了七八个电话,几乎每一个都是忙线,要连续拨打十几次才能接通。

我怕检测延迟、赶不上申请绿码,决定直接打车去一个私立检测机构。一周之前,我打电话联系过,当时它的答复是,排队10-15分钟即可检测,结果在6-8小时内出。但我到了现场发现,前面排队的有50多号人,我等了两个半小时才做完检测,因为检测量飙升,结果也要10-12小时才能拿到。后来我看到新闻,新德里的检测机构已经爆满,两天左右才能出报告。


我离开的那个周末,新德里宣布实施严格的宵禁,后来又延长为两周的封城。但病例的增长仍在加速,目前仍未到达拐点,新德里也成了目前疫情最严重的城市之一,日新增病例已接近3万,活跃病例也接近10万。

这对任何一个印度城市来说,都是难以承受的。根据疾病动态、经济和政策中心(CDDEP)2020年4月的估计,新德里的总病床数量不到4万,ICU病床不到2000张,呼吸机的数量不到1000个。虽然在去年的高峰期,政府建设了许多临时的新冠医院和隔离设施,但很多都在疫情放缓后停止使用了。



2021年4月29日,印度新德里,一家医院的急诊病房内挤满了新冠肺炎患者。(ICphoto/图)

因为医疗设施的短缺,印度从一开始就不是采取“万无一失”式的严格隔离,而是允许无症状和轻症的患者居家隔离和治疗。当然,这也和印度人的家庭观念有关系,生病时,他们更希望有家人在身边照顾,强行要把所有新冠病人隔离,是几乎不可能的,甚至可能导致有些人为了躲避隔离而不去做检测。


因此,在去年的第一波疫情高峰时,虽然孟买等个别城市也出现了短期的医疗挤兑,但大多数地区的情况仍然是可控的。但今年的情况完全不一样。

在变异病毒和大型集会的推动之下,印度的各大城市都出现了病例的激增,甚至也波及了北部的一些农村地区。更让人担忧的是,这一波疫情中出现了更多整个家庭一起被感染的案例,这样一来,单纯的封城对控制疫情蔓延的效果可能不像去年那样立竿见影,局面会更为复杂。


我的朋友P就在新德里工作,他在十天前确诊为新冠阳性。他告诉我,他目前在家里隔离,自己住一个独立的房间,检测为阳性后,没有任何人联系过他。他准备等痊愈后,找一家私立的检测机构做检测,这样才能保证拿到一份阴性的报告。

另一个朋友D的家在卡纳塔克邦的一个海滨小镇,四月中旬,他全家都检测出阳性,但政府的基层医疗人员每天只负责上门“打卡”,确保每个人都在家,而不负责协助提供任何生活所需。被逼无奈,他还要隔几天就去市场采购一次。

对他和家人来说,新冠还不是最大的担忧,而是害怕被孤立的“病耻感”。在这波疫情高峰来临前,在很多印度的农村地区,得新冠仍然是一件新鲜事。在有些地方,公立医院也不会立马给你做检测,一般是开点药让你回去观察几天,还未好转的话再去做检测。“我们第一次去医院时,他们甚至给了过期的药。”他很愤怒,但也不想把事情闹大,因为父母怕别人“像罪犯一样”对待自己。

然而,印度政府目前正在忙着扑灭医疗资源短缺的火,还无暇顾及居家隔离的漏洞。

这种两难抉择也一直贯穿在印度的整个防疫过程中。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公共健康和个人生计,作为一个人口众多又并不富裕的发展中大国,印度只能在两端平衡取舍。这也导致政府在疫情缓解之后放松了警惕,单一地寄希望于疫苗,在第二波冲击到来时措手不及。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已经有 3 人参与评论了, 我也来说几句吧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共有 3 人参与评论    (其它新闻评论)
    评论1 游客 [声.近.汤.戴] 2021-05-23 23:32
    “人贵有自知之明”,闫丽梦一直沉浸于自我捏造 “黑暗童话”之中,被西方反华势力所煽动,不愿正确看待事实真相,自欺欺人,最后也只会落得被人唾弃、臭名远扬的不堪下场。
    上一页1下一页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430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2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