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我為何對中學術前景 感到近乎絕望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一個人的閱讀質量打造一個人的精神趣味。任何優質閱讀都將沉澱並內化為審美。真正定義一個人內在文化素養的,不是他八小時之內的工作,而是他八小時之外的業余時間是如何度過的。那幾年,《快樂大本營》、《非誠勿擾》、《康熙來了》紅遍大江南北。大多數(文科)博士生的休閒時間都用在了收看這些娛樂節目或毫無精華營養的都市愛情劇或打開電腦玩游戲。


  對於純藝術的引發深度思考的嚴肅文學和電影,大多數文科博士都毫無興趣,生活中幾乎沒有超越功利層面的審美需求,關心的更多是具體可見的利益。文學是所有文科的基礎,既是因為好的文科論文離不開優美的文筆和敘事,更是因為精湛的文科研究所需要的“問題意識”離不開長期的文學閱讀所賦予人的敏感和細膩。一個內心粗糙的人是很難開展出色的文科學術研究的。

  和幾個因發表核心論文多而獲得國家獎學金的不同學科的文科博士交往聊天,發現他們普遍知識面非常狹窄,精神世界非常貧瘠,言談非常乏味。就連幾個浙大教授們坐在一起聊天,經常聊的話題不過是“昨晚的《非誠勿擾》誰誰誰被滅燈最多”。偶爾看看娛樂節目,沒什麼不可以,可怕的是被娛樂節目完全占據了業余生活。


  用社會學的理論說,文化這個領域的階層分化是最明顯的,精英文化與大眾文化之間有著嚴格的界限。然而,在當下中國,從市井胡同到高等院校,所有人的業余生活都鎖定在幾個有限的娛樂節目上,精英與大眾的文化界限在中國幾近於完全消失。在文化消費層面上,我們的“精英”正在走向“下流”。


  他們的腦袋僅僅是裝知識的容器,而不是產生思想的機器,情懷離他們非常遙遠。然而,正因為有著“專門研究……”的光環,相互之間無法橫向比較,他們普遍看不到自己內在精神的貧乏,自我感覺都很好。


  最後,說說青椒們。如果說博士生的狀態只是讓我對當下的學術生態感到失望,那青椒們的狀態則讓我對中國學術前景感到近乎絕望。在985高校研究人文學科的很多青椒身上,我幾乎看不到半點人文精神。"學術”不過就是飯碗而已。沒有人文關懷的人文研究,能研究出啥有價值的東西呢?這絲毫不影響他們論文一篇一篇地發表。在表面一派繁榮的學術世界,真正有價值的內容不多,幾乎都是注水。

  當讀博士不再是出於精神志趣,當“學術”不再是一種志業,早已蛻變為一個謀生的飯碗的時候,你不幻滅,還保有激情和理想,那你就是別人眼裡的笑話,因為規則是那些笑你的人制定的。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已經有 7 人參與評論了, 我也來說幾句吧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共有 7 人參與評論    (其它新聞評論)
    評論1 游客 [之.昔.一.篇] 2021-05-08 17:06
    自己做好自己就是!貶低他人是可以得到特別的“快感”,不過是變態的“快感”!
    上一頁1下一頁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412 秒 and 6 DB Queries in 0.006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