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这一次 苹果准备要和世界对着干?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 凡是接触,必留下痕迹。" 这是对罗卡定律的概括。一直以来,罗卡定律被当成是犯罪调查的黄金法则。

  殊不知在百年后,上面的这句话已不仅仅用来针对犯罪,每一个生活在数字时代的人几乎都被套上这句话来研究,其背后的观察者,就是互联网公司。所谓的痕迹,是你的个人数据,从浏览习惯到使用时长,再到位置信息乃至照片与身份。


  作为数字生活中的薄弱个体,我们在互联网的服务提供商面前几乎没有主动权。但现在,苹果给出了一套方案,让我们重拾个人数据主动权。

  苹果最严隐私新规

  随着 iOS 14.5 正式版的推送,应用追踪透明规则(App Tracking Transparency,以下简称 ATT)正式落地。ATT 可以限制应用读取你的 iOS 设备的 IDFA(广告标识符),被看作是 iOS 最严厉的一套隐私规则。

  

  简单地说,更新到 iOS 14.5 后,当一个 App 想要通过 IDFA 追踪你的使用数据时,需要通过弹窗询问;如果你点击了 " 要求 App 不跟踪 ",该 App 就无法访问你在手机其他 App、网站上的使用数据。

  而在 iOS 14 之前,用户只需要一次授权,整个设备都会获得 IDFA 授权,而这开关还是默认是开启的。

  

  iOS 14 之前的广告跟踪设置

  这样一来,App 服务就不能对你的数据予取予求,流氓行为也能得到遏制。当然,ATT 不是广告拦截器,不会完全消灭广告,但可以降低相关程度。它针对的是精准推送,比如说,刚聊到某样物品就有 App 给你推送相关广告,诸如此类。

  新规的威力毋庸置疑。想象一下,一个像下图一样的弹窗出现在你的屏幕上,询问是否允许追踪你,你会点允许呢,还是拒绝呢?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拒绝吧。



  

  重要的是,在苹果的生态里,App 必须无条件服从新条款,否则未来将无法提交更新,甚至被下架。

  流氓软件杀手?

  苹果的隐私新政,折射出来的是普通人在数字时代中的无奈。安卓用户在这一问题上可能感触会更深一些。

  首先,由于缺乏有力的约束,安卓软件过度索取权限的问题一直为人们所诟病。2019 年 5 月,人民日报曾在文章中援引专家调查结果称:

  " 目前 App 的各类权限接近 40 个,但大部分权限跟 App 实现功能的正常需求并不匹配 ...... 超过六成 APP 在用户安装时申请了很多敏感权限,却不提供实际功能,包括读取通讯录、电话权限、短信权限、定位权限等。"

  

  既然是申请的权限,那我不给不久行了?App 服务提供商和开发者也知道你会这么想,于是就有了第二个问题:你不想给权限是吧,我也不想给你用。腾讯 QQ 等许多知名软件,就曾因这一问题,遭到工信部通报。

  


  这不是霸王条款吗?如果是平日里的买卖东西,我们大可以直接拒绝。但在国内 App 服务的大环境下,总有 App 服务以这种 " 我是你爹 " 的派头,大行其道。

  更让人焦虑的还是接下来的第三种问题。除了台面上索取,有的 App 服务还会在你不知道的情况下访问手机信息。去年,MIUI 12 带来了照明弹系统监测功能,将一些 App 读取信息的行为曝光于众。

  



  然而,曝光是一码事,如何处理又是一码事了。尽管 MIUI 可以照亮这些 App 的行为,也可以对其返回空信息糊弄。但是,小米能将这些 App 从商城下架吗?恐怕不能,换做任意一家国内手机品牌,可能都做不了。而且就算这么做了,App 服务商仍然可以另觅渠道发行离线安装包。

  做完对比再回过头看,我们才能白过来,推出如此新规的苹果是多么有魄力了。放眼科技圈,似乎也只有苹果敢于这样做。

  站在所有互联网公司的对立面


  " 那我能承受得了吗?" 对高度依赖广告收入的互联网公司来说,苹果此举颇有些砸饭碗的意思。

  拿谷歌和 Facebook 这样的互联网国际大厂来说吧。2020 年第四季度营收中,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广告业务占比达 81%(含 YouTube),Facebook 的广告业务占比 96.8%,你称其为广告公司也不过分。

  

  Facebook 是科技巨头中反对声最大的。去年,Facebook 曾表示,通过在 iOS 14 测试版上小规模测试发现,广告收入暴跌了了 50%;限制定制化广告,会对小型企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这个态度很好地解释了,你的数据为什么那么诱人。

  除了谷歌和 Snapchat 对苹果新规表示支持外,互联网科技公司几乎是一片哀号。与之相反,作为用户,我们可能都会拍手叫好。

  

  谷歌在官方博客发文

  支持 iOS 14 的隐私改革

  在叫好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的是,苹果对隐私问题的专注,以及掌控应用生态的魄力。因为有着这样的专注与魄力,苹果才敢于站在几乎所有互联网公司的对立面,做出这件别人都不敢做的事。

  



  写到这里,小 Z 想起了苹果软件工程主管 Craig Federighi 接受《华尔街日报》记者采访时说的这番话:

  " 这些设备是我们生活中非常密切的一部分,包含了我们所想的、我们去过的地方以及我们和谁在一起的这么多信息,用户应该,并且需要控制这些信息。"

  能让用户自己掌控自己信息的公司,请多来一些。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38 秒 and 7 DB Queries in 0.002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