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中美博弈: 非常不安 中美之間必有一戰?(圖)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如果你在尋找這個夏天引人入勝的海邊讀物,我推薦由退休海軍上將詹姆斯·斯塔夫裡迪斯(James Stavridis)和前海軍陸戰隊員、情報官員埃利奧特·阿克曼(Elliot Ackerman)共同創作的小說《2034》。該書講述了中美在2034年發動戰爭,以台灣附近的海戰以及中國伊朗俄羅斯的默契結盟拉開帷幕。


  

  我不會告訴你,中國美國最終打起了核戰,並摧毀了對方的幾座城市,最後中立的印度變成了主導全球的大國。(嘿,這只是一本小說!)


  然而,這本書令人感到不安的是,當我放下它並拿起當天的報紙時,我看到的是它對13年後的大部分預測。

  伊朗中國剛剛簽署了為期25年的合作協議。弗拉基米爾·普京(Vladimir Putin)剛在烏克蘭邊境集結了部隊,同時警告美國,任何威脅俄羅斯的人“將對自己的所作所為感到前所未有的後悔”。現在,裝備有電子戰技術的中國戰斗機機隊經常騷擾台灣中國最高外交政策制定者剛剛宣布,美國“沒有資格居高臨下同中國說話”。

  哎呀,這貼近生活的藝術貼得太近,以至於讓人感到不舒服。那為什麼是現在?

  部分答案可以從一本我曾提到過的書中找到:邁克爾·曼德爾鮑姆(Michael Mandelbaum)的《世界和平的興衰》(The Rise and Fall of Peace on Earth)。它回溯了歷史的進程:從美國民主與蘇聯共產主義之間的冷戰(1945年~1989年),到沒有發生大國沖突、以傳播民主和全球經濟相互依存支撐的特別平和的四分之一個世紀(1989年~2015年),到我們眼下更加危險的時代——中國伊朗俄羅斯都在通過向人民提供激進的極端民族主義來轉移民主的壓力,以及實現經濟持續增長的需要。

  使中國伊朗俄羅斯的激進民族主義變得更加危險的是,以上每個國家都和國家主導的產業密不可分——特別是軍事產業,而且這種激進的民族主義崛起的時刻正值美國民主制度日趨削弱之時。


  社交網絡激化了我們令人感到乏力的政治和文化內戰,阻礙了美國人團結的能力,也阻礙了華盛頓像“二戰”後那樣,成為一個全球穩定的維護者和制度建設者。

  在蘇聯解體後,我們把北約擴張到俄羅斯的面前,這一愚蠢的決定使後共產主義時代的俄羅斯變成了敵人,而不是潛在的伙伴,從而為普京這樣的反西方獨裁者的崛起創造了理想條件。(想象一下,如果與我們沒有貿易或邊境爭端的俄羅斯現在是我們的盟友,而不是與我們存在爭端的中國伊朗的盟友。)


  同時,在911之後,美國阿富汗伊拉克的幹預未能產生希望出現的多元化和良好結果,再加上2008年的經濟危機和當前的大流行——以及美國制造業基礎的普遍空洞化——不但削弱了美國的自信心,也削弱了世界對美國的信心。

  結果呢?正當中國俄羅斯伊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積極地挑戰“二戰”後的世界秩序時,許多人都懷疑美國是否擁有足夠的精力、盟友和資源來應對一場新的地緣政治爭端。

  曼德爾鮑姆對我說:“僅僅因為共產主義消失了——不再有兩個政治和經濟體系為了統治每個國家而競相爭奪普世合法性——並不意味著意識形態方面的考慮已經從國際政治中消失了。”

  曼德爾鮑姆還說,像中國伊朗俄羅斯這樣的政權感受到的民主威脅遠超我們的想像。在21世紀的前10年,這些政權能夠通過經濟進步獲得足夠的公眾支持。但是在21世紀第二個10年裡,已證實這變得更加困難了,“這些國家的領導人需要尋找一個替代物,而他們選擇的是極端民族主義。”

  我們准備好迎接挑戰了嗎?我很確定,在傳統盟友的幫助下,我們可以以合理的代價威懾越發激進的、民族主義的俄羅斯伊朗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已經有 15 人參與評論了, 我也來說幾句吧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共有 15 人參與評論    (其它新聞評論)
    評論2 游客 [違.所.外.命] 2021-04-29 13:13
    2034,這個時間點有意思,10年之後中國的芯片還能否被美國鉗制還很難講
    上一頁1下一頁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446 秒 and 6 DB Queries in 0.001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