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蘇聯饑荒年代外賓商店 如何籌資金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蘇聯曾經建立起獨立的計劃經濟體系,在面對經濟危機和大饑荒的多重打擊時,如何籌集工業化所需的資金?《蘇聯的外賓商店》為我們講述了布爾加科夫在《大師和瑪格麗特》多次提到的“外賓商店”在危機年代的歷史真相…


  

  《蘇聯的外賓商店:為了工業化所需的黃金》,[俄羅斯]葉列娜·亞歷山德羅夫娜·奧金娜著,施海傑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20年8月版


  傳統歷史研究認為,蘇聯曾經建立起一個獨立的計劃經濟體系,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則是這種體系的底色。在此認知框架內,由對外貿易系統領導的“外賓商店”,似乎扮演著無足輕重的角色。蘇聯外賓商店,全稱為“全蘇外賓商品供應聯合公司”。作為一個獨立的政府貿易單位,它擁有完整的歷史檔案並保存至今。

  在此基礎上,奧索金娜的新著《蘇聯的外賓商店:為了工業化所需的黃金》為我們揭示出驚人的事實:1930年到1935年,蘇聯政府通過所謂“外賓商店”,從國內民眾手中收購了大量藝術珍寶,並換取外匯,其總值高達蘇聯工業進口額的五分之一,甚至超過了蘇聯日常出口的大宗商品:谷物、木材和石油。外賓商店的巨大財政意義,使所謂的“斯大林模式”受到挑戰:市場經濟並未在蘇聯消失,政府成為最大的交易商。

  由作者的個案研究,我們可以討論三個問題:首先,蘇聯體制中的“實用主義”;其次,蘇聯經濟生活中國家與民眾的關系;最後,“創匯”對於20世紀社會主義政權的意義。


  被低估的“蘇維埃實用主義”

  外賓商店,最早是作為莫斯科貿易公司的辦事處出現的,他的服務對象最初僅限於外國游客和外國中轉乘客,甚至在蘇聯長期停留的外國人也不在服務之列。在極端貨幣壟斷的年代,長期定居在蘇聯的外國人,需要先將手中的外匯統一兌換成蘇聯外匯盧布之後,再以盧布進行消費。這種方式與外國人直接使用外匯在蘇聯境內消費相比,使國家更集中統一地控制外匯流通渠道,且官方操縱的匯率對蘇聯政府更有利。


  促使外賓商店改革的契機,正是這種極端貨幣政策,其對於外匯的嚴格管制阻礙了外賓商店創收。在實際運作中,外賓商店會偷偷收取外國人手中的外匯,甚至對蘇聯人持有外匯進入外賓商店也暗地默許。最終,這種地下交易倒逼財政部門取消了原有的外匯管制政策。接下來一段時間,外賓商店在各部門的保守態度中逐漸擴大范圍;直到1931年底,財政部門正式作出決議,持有外匯的外國人和蘇聯人都可以在外賓商店購買商品。

  另外一個重要背景是蘇聯工業化進程對外匯和黃金儲備的消耗,以及全球經濟大蕭條導致的農產品價格暴跌。蘇聯在工業化之初選擇了相對激進的路線,即通過貨幣超發大幅增加工業投資,同時積極出口農產品創造外匯來進口工業品。如此一來,貨幣超發導致了通貨膨脹,迫使政府不得不拋售黃金來穩定貨幣價格。而農產品是蘇聯出口商品的大宗,經濟大蕭條導致農產品單價下跌,為了完成出口指標,蘇聯以量取勝,進一步導致國內糧食供應不足,從而帶來嚴重的饑荒。

  因此,松綁的外賓商店和蘇聯時下面臨的巨大外匯黃金缺口,共同促成外賓商店主動開發新的賺錢渠道。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49 秒 and 7 DB Queries in 0.003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