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胡錫進:很多人望軍費增幅更高些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老胡想要和大家展開來聊一個數字,那就是3月5日公布的2021年度國防預算的審議數字,這個數字今年的總數是1.35萬億元人民幣(专题),比去年增加了6.8%。去年的國防預算較前一年是增加了6.6%,今年相對去年有了0.2%的增長差額。


  這個預算規模足夠應對中國所面臨的復雜外部環境嗎?首先咱們看前些年的中國國防支出。從2012年開始看,2012年較前一年增長了11.2%,2013年10.7%,2014年12.2%,2015年10.1%,這4年都是兩位數增長。到2016年降下來了,一下降到了7.6%,然後2017年是7%,但是2018年又上去了一些,達到了8.1%,然後接下來是7.5%、6.6%,最後是今年的6.8%。

  


  ▲2012-2021年中國國防支出額及其增速

  這是一條波浪形的增長曲線,但總體上是個下降的趨勢。今年的6.8%,比去年只增加了0.2%這樣一個非常小幅的差額。那麼這個0.2%,它是偶然的,還是對前3年增速逐漸下降這樣的一個趨勢的打斷呢?這個數字它是怎麼制定出來的?又是怎麼花出去的?

  可能會有人覺得今年6.8%的增幅雖然比去年高了一丁點,但還是不夠高。大家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

  一是因為更早一些,中國有過年度軍費兩位數的增長,6.8%與那些兩位數增長一比就顯低了。

  二是因為中國的國家安全形勢這些年繼續變得更加嚴峻,加強國防建設是全社會的共同願望,不少人覺得中國軍費就是重新變成兩位數增長,也不過分。

  

  然而國家預算對應的是大戰略,大統籌,大研判,並非只聚焦軍事這一個單項。6.8%我認為是國家戰略進取和穩健的綜合體現。

  那麼,怎麼來評估中國軍費1.35萬億元人民幣的規模呢?它算多還是算少呢?中國軍費去年是1.26萬億元人民幣,也就是1782億美元,與軍費規模僅次於中國的沙特、印度(专题)、英國三國之和差不多,這一比中國軍費顯得夠多的。但中國的1782億美元又不到美國同年7380億美元軍費的1/4,這一比又太少了。

  



  ▲2020年全球國防支出排名TOP10

  大家知道,美國已經將中國列為主要戰略競爭對手,其實美國軍隊已經視解放軍為潛在敵人,而且美國的戰略重心已經轉移到亞太地區,或者說印太地區。就算美國的軍費要應付美軍在全球的需求,有一半放到中國方向上來,那也是中國軍費的兩倍多。

  如果再加上美國在亞太地區的盟友,比如日本(专题)和澳大利亞的軍費,還有台灣(专题)的軍費,這三家加起來,大概又是1000億美元。此外還有印度方向的牽拽,可想而知,中國的軍費應對中國的戰略風險,我認為總體上處於緊平衡的狀態。

  

  ▲2020年11月,美國印度日本澳大利亞進行了聯合軍演。

  大家聽我這麼一分析,是不是又有點急了,那樣的話中國應當像新中國早年那樣,拿出很大的財政預算應對戰略風險才對。大家知道,新中國改革開放之前,軍費都占到國家財政收入的兩位數,在抗美援朝期間,以及60年代因為有中印戰爭和中蘇邊境沖突,軍費占財政收入的比例尤其高,達到過30%幾和20%左右。

  

  即使在60年代初經濟困難時期,中國軍費也占財政收入的10%或者以上。因為當時中國受外部軍事攻擊的風險太高了,國家的安全構建正處於逐漸成形的階段,兩彈也就是核彈和導彈的研究和裝備軍隊需要花錢,打仗和戰備需要花錢。


  我看到外電的一個數字說,中國軍隊1969年時有631萬現役軍人,大量都是陸軍。老胡1978年當兵,我記得當時是大約400多萬軍隊,我在軍隊時趕上過一次大裁軍,中國宣布裁軍百萬,後來又裁,現在我們的現役軍人是大約200萬人。

  

  當年軍人多也使軍費占了財政收入的更大比例。現在呢,都是按照軍費占GDP的比例對外做公布,這也同國際上的算法實現了接軌。中國從2016到2020年每一年的軍費平均占到前一年GDP的1.24%,美國軍費2020年占了它GDP的3.4%,美國要求它的盟國這個數字要達到2%。



  也就是說,中國軍費從長期看仍有較大的增長空間,如果我們的軍費達到北約一般國家占GDP2%的標准,如果用中國2020年的GDP14.73萬億美元乘以2%計算,就是2946億美元,比實際的1782億要多出1000多億美元。

  

  ▲2020年中國美國美國盟友國防支出占GDP比重


  然而,中國的國家安全並非軍費越高,其保障性就越強這樣一種簡單的邏輯。其實中國的國家安全取決於我們應對好來自美國和西方的綜合壓力,實現良好的對外競爭姿態,而且對內部問題的解決也積極有力,增強國內政治凝聚力,避免出現各種重大風險等一系列因素。

  要說,只要中國軍費總量低於美國,就是一種絕對的低。我們增加,美國就會把更多軍力用於對我們的壓制,也會進一步強化盟友間的協調。這當中的關系也是極其復雜微妙的。中國不僅要增加軍費,而且要掌握軍費逐漸上漲過程中的戰略主動性,確保軍費越多,我們的控局能力越強,而不是招來加倍的壓制。

  

  中國增加軍費的理由非常清晰。前些年我們兩位數增長,那是因為改革開放早期欠債太多,屬於恢復性增長。之後這些年,我們的軍費增長與GDP增長總體上是掛鉤的,而且占GDP的比例一直低於1.5%。美日等國雖然指責中國軍費增長太快,但是我國軍費支持的是一個防御性的軍事戰略,這點非常可信。中國不是窮兵黷武的國家,我們沒想在亞洲與美軍戰略對撞,這一點華盛頓也是大致相信的。

  中國軍費增長是經濟規模不斷擴大的自然也是必然的結果。中國經濟體量大,增長穩定,促成了中國軍費在世界上最為突出的又持續又穩定又快的增長。日本由於有和平憲法的限制,軍費不得高於GDP的1%,印度的經濟規模小,再怎麼擴大軍費占GDP的比例,總數也上不去。除了美國那一大坨占世界40%以上的軍費,中國就成為了無可爭辯的第二軍費大國。

  由於中國軍事的總體防御性,我們的空軍、海軍都在中國近海地區形成了最大的力量集結,我們的導彈部隊可以有效威懾距中國海岸線幾千公裡的區域,我們的核力量同時為國家樹起二次打擊的威懾盾牌。

  



  中國這個階段的軍事力量能夠有效遏制美國對我們進行戰略脅迫的野心。華盛頓為了一個一般的目的,是不敢在中國近海與我們開戰的,因為它的確沒有勝算(电视剧)的把握,而且它將付出的損失屬於不可承受之重。

  當然了,如果中國主動與美國戰略對撞,美國什麼都豁得出來,但中國是戰略防御,我們不會去大洋深處惹美國,去加勒比海挑戰它,去世界上推倒它的霸權。這當中的潛規則就是,中美都需要不踩對方的底線,在這個中間地帶維護大的和平。

  

  中國今天的軍費規模對應的就是這樣的戰略和平,對應了中國的發展階段和能力。換句話說,如果中國今天的軍費很少,只有幾百億美元,我們一定會被欺負。如果增長太猛,比如比現在再翻一倍,我們會一時不知道怎麼用它,因為中國的技術發展水平,和中國的國家戰略都會與過度龐大的軍費不對應。

  中國軍費要一步一步往前走,給中國帶來軍力的不斷增長,帶來國內各項事業的協調和公眾的信心,帶來國際上的威望和外界的適應性,實現國家安全總體上的不斷鞏固。我認為,中國軍費就是這樣增長起來的,它在打造一支強大的和平之師,幫助中國越來越在這個世界上不怒自威。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已經有 81 人參與評論了, 我也來說幾句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共有 81 人參與評論    (其它新聞評論)
    評論5 游客 [赤.幼.禹.奧] 2021-03-07 13:19
    此評論因為含有不合適言語, 已經被禁止
    評論4 游客 [人.父.衰.亡] 2021-03-07 13:11
    此評論因為含有不合適言語, 已經被禁止
    評論3 游客 [赤.幼.禹.奧] 2021-03-07 13:03
    此評論因為含有不合適言語, 已經被禁止
    評論2 游客 [革.十.舜.故] 2021-03-07 07:22
    胡錫進一個神經病
    評論1 游客 [曰.十.號.故] 2021-03-07 05:00
    “中國的國家安全並非軍費越高,其保障性就越強這樣一種簡單的邏輯”。少養幾條戰狼會更有效些。
    上一頁1下一頁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411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2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