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逃脫29年後,她再回到被拐地認親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杜金蘭甚至不知道牛政真實的名字。她說,打電話給派出所時,她只記得刺槐樹、門口有條大路、牛政、家裡做饃,模糊的信息讓警方難以幫她在一個人口眾多的大村中鎖定具體哪一戶。她又說了兒女名字,可心裡嘀咕,“肯定改了名”。


  時間一天天過去,杜金蘭的心結,越纏越大。

  2020年9月16日上午,杜金蘭決定再去尋找佳佳和和平,她挎著兩個包,包裡塞了些她剛炒好的栗子、洗漱用品,一身換洗衣服。


  她在建築工地上打掃衛生,請了兩天假,除去路上時間,只有一天時間。“如果這次找不到,這輩子基本不可能了。”

  杜金蘭依然有些怕。她給兒子打了兩次電話,問是否可以跟著一起去,但兒子顯得有些不耐煩,拒絕了她。

  從信陽到莘縣,直線距離約500千米,需要先坐高鐵到河北邯鄲,再轉車。很少出遠門的杜金蘭上高鐵後一直盯著窗外,問她心裡在想什麼,她苦澀地笑了笑,沒說話。多年前,她曾坐大巴,從山東一路逃回河南。

  下了高鐵,從邯鄲到莘縣的車上,杜金蘭暈車,蹲在路邊下車吐了兩次,每一次她都很快收拾好,要快點趕路。

  她說,激動、害怕又緊張,說不出來的“悶”。腦海中一直刻畫著女兒和兒子的樣子,期待相逢的一刻,又擔心找不到人。

  她想著見面給孩子一個擁抱,如果他們過得不好,自己就打工掙錢補貼他們。

  16日晚,杜金蘭一宿未睡。第二天早上5點,她早早起來,換了件碎花短袖和亞麻色褲子,她覺得這樣有精神氣,如果找到兒女了,想讓兒女看到自己過得不錯。

  


  屋內,和平顯然對這個“娘”接受度更高。他靠在沙發上教杜金蘭使用微信,給她看兩個孩子的照片。他告訴杜金蘭,別人家都有老人幫著帶孩子,他沒有娘幫,還要照顧行動不便的老爹,“我們再要個孩子,你幫著帶。”

  那個村子叫楊村,有好幾個姓氏,是個大村落。西邊緊鄰河北,向南走上十幾公裡,便到了河南境內。

  重回村裡,杜金蘭對這裡的一切很陌生。村裡的路、房、地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你知道‘石xx家’和“牛政”家在哪嗎?”杜金蘭逢人便打聽,但換來的都是搖頭。


  一位村民見杜金蘭是外地口音,警惕地問杜金蘭來幹什麼。“我是他們的遠房親戚,多年沒見,過來找他們。”杜金蘭不信任村民,怕通風報信,撒了個謊。

  村裡的土路繞來繞去。終於,一位村民說她認識石家人,帶著杜金蘭前去。

  在石家門前,再次見到當年石家媳婦,杜金蘭喊對方嫂子。兩人均已大變樣,認了許久才辨清。

  說起當年的事情,石家媳婦和丈夫十分感慨。她們想起來杜金蘭被打的細節,說她也是苦命人。村子裡當年有多位被人販子拐賣至此的外地女人,有人逃了回去,也有人在此扎根生活。

  但對於當年石家媳婦對杜金蘭說的“活埋女孩”的事情,石家媳婦和丈夫都表示沒有聽說過,否認了杜金蘭的說法。

  石家的兩位鄰居見杜金蘭來,在旁邊竊竊私語。得知杜金蘭想見兒女,其中一位認識佳佳的鄰居提出先和佳佳微信視頻,讓佳佳決定見不見。

  佳佳早已嫁到鄰村,有了孩子。她成立了個“抓雞隊”,帶著一幫人在十裡八鄉幫人抓肉雞。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52 秒 and 7 DB Queries in 0.003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