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逃脫29年後,她再回到被拐地認親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到村子裡幾個月後,女兒佳佳出生;一年後,兒子“和平”出生。杜金蘭給兒子取名和平,希望生活能夠“和和睦睦”,不要再有人販子,不要遭遇謾罵和毒打。


  佳佳與和平的出生帶來些許安慰。在杜金蘭的印象中,佳佳很懂事,趕集買給佳佳的零食,佳佳總是掰出一點,喂她先吃。和平則顯得有些霸道,老是將姐姐的東西奪過去。

  牛政家的老屋後面,是一條通往河北的大路,到秋收季,收花生的生意人來來往往。杜金蘭說,她當年常抱著女兒坐在屋旁的刺槐樹底下眺望遠方。她告訴還不記事的佳佳,她的爹不是牛政,有一天,爹會開著車接走她們。時間長了,佳佳會趴在她的耳邊,悄悄問:“爸爸怎麼還不來呀?”


  被拐兩年後的一天,杜金蘭等到了機會。

  她說,一天夜裡,她趁牛家人看管不嚴,獨自一人跑出村,沿著她認為回河南的路走了一夜,直到看到一個大堤。她躲在大堤下,看著石家人騎著自行車轉來轉去找她,嚇得大氣都不敢出。等對方離去,她又繼續跑,直到看到一個農戶家,敲開了門。

  杜金蘭稱,她模糊記得,這家主事的女人叫“萬玉玲(音)”,在附近教書,家裡還有個老娘。萬玉玲得知她是逃出來的,讓她偷偷躲在家裡,不要出聲。

  晚上,石家人仍在附近尋找。最驚險的一次,杜金蘭可以聽到門外的自行車聲音和交談聲。

  兩天過後,萬玉玲的母親提出辦法,讓杜金蘭穿上萬玉玲的衣服,找一個自行車,兩人一起騎著到莘縣的“橋頭(音)”。

  到了莘縣,杜金蘭拿著編草帽平時積攢的十幾元錢,在汽車站坐上到聊城的車,後又坐上從聊城去河南安陽的大巴。輾轉幾次,逃回了舅舅家。

  回家的杜金蘭發現,丈夫重新找了對象。


  杜金蘭說,她選擇不再打擾,在他人的介紹下,改嫁他人。此後29年,她一直和現在的丈夫生活在信陽,並有了一個兒子。

  

  兩個小時,杜金蘭站在村口張望著,每過去一個路人她就上前詢問佳佳和和平的情況,她害怕女兒不認她,“不認,就去她家。”

  “你知道‘yanying’嗎?就是村裡抓雞的。”杜金蘭從村民口中得知了女兒大名。相比大名,她還是喜歡叫佳佳。


  29年後認親

  被拐至山東的記憶一直磨滅不去,杜金蘭現在的丈夫和兒子也知道這件事,成為這個家庭永遠的裂痕,潛伏在平靜的生活下,偶爾成為矛盾的導火線。

  她說,丈夫和兒子不願帶她尋找在山東的兒女,被打的陰影讓她也不敢獨自前往。她一次次從夢境中醒來,淚水打濕了枕巾;又一次次向人復述當年的故事,期冀有人幫她了願。她想遠在山東的兒女,“手心手背都是肉。”

  2000年初,杜金蘭曾在遠房親戚的帶領下去找佳佳與和平。當時,她在街上看到了曾經打她的牛家人,也見到了夾著一捆芹菜的牛政。躊躇許久,被毒打的陰影讓她始終沒敢邁出走進那個家門的一步,她很快離開了村裡。

  那一次,佳佳看到了這個“奇怪”的女人,有人告訴她,這是她在河南的媽。多年後,佳佳仍抱怨,當初杜金蘭為何不敢相見。

  按照杜金蘭的說法,此後她讓識字的親戚寫材料,向河南信陽當地政府反映自己的遭遇。她不知道找哪個部門反映,就一遍遍去鎮政府遞材料。“拐賣婦女、活埋少女”幾個大字特意被加粗標紅,想以此引起重視。見沒有效果,杜金蘭又給山東莘縣公安局張魯鎮派出所打電話反映。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52 秒 and 7 DB Queries in 0.004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