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新冠疫情: 关于新冠封锁隔离:方法不对代价高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瑞典的策略也被排除了。3月中旬,英国放弃了这种策略,原因是伦敦帝国理工学院(London’s Imperial College)的一组专家预测,如果不保持社交距离,81%人口终将被感染,英国将会有51万人死亡,美国则会有220万人死亡。


这些估算数据可能过高。一些专家认为,不需等到81%人口感染就能获得群体免疫。尽管如此,这样的预测还是有助于说服英国美国领导人实施封锁隔离政策。

然而,一开始他们的目标并不明确,大量术语令混乱局面雪上加霜。官员们有时说他们的目标是“弯曲”或“抚平曲线”,这些术语原本意思的是让传播感染趋势在一定时间段保持平稳,医院不至于被每天的高峰情况压得不堪重负。有时他们又把目标描述为“缓解”、“遏制”或“抑制”,这些词通常都可以换着用。

“几乎没有人尝试去真正定义目标,部分原因是决策者和流行病学家没有充分考虑如何用词汇去定义他们想说的或想要的。”哈佛大学流行病学家米纳说。


决定流行病传播的关键因素是再生数,即“R0值”:每个感染者平均能够继续感染多少人。当R0大于1时,新的感染持续发生,直至足够多的人口因感染或接种疫苗从而达成群体免疫。当R0小于1时,即便有输入性感染会引发疫情爆发,但新感染病例最终会降至零。米纳表示,缓解的目标通常是R0略大于1,而抑制的目标是R0小于1。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罗默(Paul Romer)表示,美国没能解决“要缓解还是要抑制”的问题。他说,缓解意味着要接受有更多出现死亡病例来实现群体免疫,这是哪国领导人都不愿看到的。但如果是完全抑制,除非你坚持到底,否则没有任何意义。


一些国家确实通过封锁隔离实现了抑制疫情。中国在湖北省消灭了疫情,随后抑制了在其他地方爆发的疫情,其采取的大规模隔离和监控措施在西方民主国家很难复制。



4月下旬开始,东京通勤者大量佩戴口罩。口罩的广泛使用似乎减缓了新冠的传播。图片来源:EUGENE HOSHIKO/ASSOCIATED PRESS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已经有 48 人参与评论了, 我也来说几句吧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共有 48 人参与评论    (其它新闻评论)
    评论3 游客 [羽.能.伐.箸] 2020-09-05 18:38
    评论 2 写道:
    不想封闭就戴口罩,这么简单的事情就是不能实行,真是不理解西方人的脑回路。

    你都不是人怎么能明白
    评论2 紫衣 2020-09-05 17:48
    不想封闭就戴口罩,这么简单的事情就是不能实行,真是不理解西方人的脑回路。
    评论1 游客 [所.五.纳.诵] 2020-09-05 14:27
    \"时至今日,美国每查出一个确诊病例所做的总测试数还不到20次,而台湾和韩国在高峰时期则是超过500次\"。BC有无作过这样的比率统计?!不扩大检测,就是把无和轻症状者都漏网,让他们自由地散播传染病毒!
    上一页1下一页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427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