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一家全中毒 她還特意把戒指放鍋裡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近日,重慶銅梁區虎峰鎮西泉村的喻大娘和家人上山時,看到松林裡有許多長勢不錯的蘑菇,便采摘了一些回家“嘗鮮” 。


  

  喻大娘還說,為了保險起見,她把自己的銀戒指放在蘑菇裡面一起煮,沒有發現戒指變黑,於是就認為是菌菇是可以食用的。


  

  吃完午飯不到兩個小時後,家裡四人就出現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狀,吃蘑菇最多的喻大娘尤其嚴重 。

  

  好在經過醫生的救治,喻大娘的生命體征趨於平穩, 其他三人中毒較輕,已經轉入普通病房。

  

  當地疾控中心確定誤食的蘑菇為鵝膏菌,是一種有毒菌類,主要分布於南方地區,因含有毒肽、毒傘肽兩大類毒素,致死率極高。

  



  而要提醒大家的是,銀的金屬化學性質很穩定, 有的物品不含毒,但因為含有硫或硫化物,銀針插進去會變黑;相反,有些劇毒的物品,卻不含硫,比如毒草、亞硝酸鹽、農藥、毒鼠藥等,銀針與它們接觸,也不會變黑。因此,銀針不能鑒別毒物,更不能用來作為驗毒的工具。

  毒蘑菇中招事件,每年時有發生。之前,廣東省疾控中心就曾發出提醒,不想誤食,辦法只有一個:別采別吃!

  

  【錯誤的毒蘑菇識別方法】

  錯誤一

  顏色鮮艷的蘑菇有毒,不鮮艷的無毒

  從色彩判斷蘑菇是否有毒是無科學依據的,部分色彩不艷麗、長相不好看的野生蘑菇也有毒。比如:

  有長相平平但有劇毒的

  ↓↓↓

  

  

  中毒人數眾多的白毒傘,外表純潔樸素,又叫致命鵝膏,一個約50克(1兩)的白毒傘所含毒素量足以毒死一個50公斤的成年人。

  有顏色鮮艷彰顯毒性的

  ↓↓↓

  



  有一些不善偽裝的,如毒蠅鵝膏,艷麗的衣著就明顯警示“我有毒”。

  有安全與美貌並重的

  ↓↓↓

  

  也有蘑菇是美貌與安全並重,味道鮮美的,如一些紅菇。

  錯誤二

  可使銀器、大蒜、大米等變黑的有毒

  


  毒蘑菇和銀器、大蒜、大米等接觸不會產生反應,不會出現變色現象。

  錯誤三

  掰開蘑菇有乳汁或變色的有毒

  

  美味牛肝菌

  松乳菇、紅汁乳菇掰開後會流出乳汁,但確實是美味的食用菌。一些牛肝菌斷面會變成藍色,也是可食的。

  錯誤四

  生蛆或生蟲的蘑菇無毒

  



  生蟲白毒傘


  很多劇毒蘑菇成熟後也會生蛆或生蟲。因此這種說法也是毫無科學依據的。

  錯誤五

  高溫烹煮、煮沸、曬幹可祛毒

  毒蘑菇的毒素的性質通常很穩定,一般的蒸、煮、悶、燒等烹飪方法或曬幹加工都不能把毒素去掉。

  潮濕的雨季已經到來

  千萬不要隨意采食野生蘑菇

  有些毒蘑菇甚至通過接觸

  就可能會使人中毒

  以下是幾種毒蘑菇

  你都認識嗎?

  

  

  

  



  

  

  

  一旦誤食毒蘑菇

  該如何急救?

  

  不要為了滿足一時的口腹之欲

  釀成不可挽回的悲劇!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33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3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