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社會撕裂 美國可能走不出這次危機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作為世界第一大國,美國經濟走勢影響世界格局。當前,美國仍處於“艱苦抗疫”階段,美聯儲和財政部出台了天量刺激政策,用於穩固金融市場和經濟形勢。結合中國經驗看,疫情防控期間,美國經濟陷入“滯漲”已成定局,疫情之後呢?美國還能像2008年金融危機那樣,借助“零利率+量化寬松”的政策快速復蘇嗎?

  估計很難。疫情之後,美國大概率無力走出增長停滯的泥潭。


  社會撕裂,民粹抬頭

  2016年11月9日,美國共和黨候選人唐納德·特朗普戰勝民主黨候選人希拉裡·克林頓,成為美國第45任總統。特朗普的獲勝,讓主流媒體大跌眼鏡,被視作2016年影響全球局勢的第二大黑天鵝事件,排在前面的是英國脫歐

  事後來看,特朗普的獲勝,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是美國民粹主義滋生繁盛的必然結果。在《民粹主義大爆炸》一書中,作者約翰?朱迪斯認為經濟持續衰退時往往是美國民粹主義抬頭時。簡單講,民粹主義者習慣用“我們對抗他們(us vs. them)”的方式重新定義政治,將精英階層視作對手,認為他們自私自利、非民主。在約翰?朱迪斯看來,特朗普正是乘民粹主義之勢而起,“特朗普成為中產階層美國激進主義者的發聲器,成為那些自認為被全球化和後工業經濟轉型拋棄的美國白人群體的代言人”。

  建國歷史雖不長,美國已發生過幾次民粹主義浪潮,此次美國社會民粹主義的崛起,可追溯至四十年前。


  為對抗滯脹,激活企業活力,與日德競爭,20世紀80年代,美國公共政策出現重大轉向,裡根政府向“侵蝕盎格魯-撒克遜傳統企業家動物精神的福利國家制度”宣戰,大幅降稅、縮減社會福利開支。幾年後,日本因廣場協議自廢武功,美國則抓住信息時代浪潮,開啟了長達三十多年的黃金增長期(期間也有各種沖擊,包括2008年金融危機)。

  “承平日久、其弊必生”,這期間,美國社會也積累了很多問題,從一端滑向另一端。在《繁榮與衰退》一書中,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將其總結為以下幾點:

  一是階層固化、分化加劇。社會階層的固化,高中時期就開始了。近三十年來,白人高中輟學率從21%升至42%,黑人高中輟學率從76%升至96%。2010年,美國80%的高校畢業生來自社會前25%的富裕家庭。階層固化的背後,是貧富差距的分化,而貧富差距的分化,與20世紀80年代的減稅密切相關,在很多經濟學家看來,那次減稅具有明顯的累退性質,讓富者愈富、貧者愈貧。


  二是過度管制、效率降低。美國社會中,超過30%的工作需要許可證;行政監管密集,修建一條高速公路需要10年時間滿足各項規章要求;法律制度繁雜,商業離開律師寸步難行,很多法案成為“律師完全就業法案”。訴訟無處不在,到處都是“一碰即碎”的人和事,創新求變充滿風險。

  三是選民政治、短期主義抬頭。選民政治下,顧眼前不顧長遠,各種政策短期主義抬頭。政客越來越習慣用公共資金“購買”選票,2005年,各類專項撥款數量已達到1.6萬項,而1996年還僅為3000項。各項支出存在棘輪效應,上升容易下降難,公共財政不堪重負。

  四是企業巨無霸,難以逾越的高山。財富100強公司營收占比逐年提高,成立5年以內的新公司數量占比顯著下降。越來越多的創業者不再夢想成為下一個比爾·蓋茨,只是夢想著把公司賣給科技巨頭。

  上述因素相互交織,讓美國社會撕裂、活力下降,民粹主義滋生繁盛。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時,希拉裡和特朗普都承諾將重審貿易協定、限制企業搬離美國本土,並規范約束華爾街,都在迎合國內的民粹主義。特朗普迎合得更徹底,他擊敗了希拉裡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已經有 39 人參與評論了, 我也來說幾句吧
上一頁1234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共有 39 人參與評論    (其它新聞評論)
    評論3 游客 [走.能.國.別] 2020-04-02 15:33
    好文章,分析絲絲入扣,切合實際。
    評論2 游客 [嵩.教.游.思] 2020-04-02 08:10
    好好分析一下中國目前怎麼走出困境吧
    評論1 游客 [九.老.終.篇] 2020-04-02 07:06
    🤢招搖招搖過市造謠!
    上一頁1下一頁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518 秒 and 8 DB Queries in 0.013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