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伊朗空難: 伊朗防空導彈為什麼會擊落民航機?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1月11日,伊朗承認此前在德黑蘭霍梅尼國際機場附近墜毀的烏克蘭國際航空公司客機系伊朗軍方意外擊落,造成機上人員全體遇難。


  伊朗軍方聲明稱,誤擊是由“人為錯誤”導致的。該聲明稱,當時客機突然意外轉向一個敏感的伊朗軍事基地,因此被錯當成“敵對目標”。

  隨後,伊朗武裝部隊參謀部成立的調查小組發布了有關該客機失事的調查報告,稱革命衛隊對美軍在伊拉克境內的導彈襲擊發生後,美軍飛機在伊朗邊界附近出現的頻率有所增加,導致伊軍防空系統的敏感度提高。


  盡管伊朗已經對墜機事件作出了解釋,但本次事件依然疑雲叢生。事發數十個小時內,伊朗一直否認擊落客機,為何突然承認是其所為?據伊朗方面的聲明,客機在起飛後作出了一個令人費解的轉向動作,此情節是否屬實?

  

  疑問一:伊朗為何突然承認誤擊客機?

  在當事客機1月8日晨墜毀後,伊朗官方在當日晚間公布了事故初步調查結果。伊朗方面稱,當天早晨,飛機起飛後,飛至8000英尺(約2400米)的高度時,飛機數據從雷達上消失,隨即飛機從高空墜毀。飛行員未收到有關異常情況的無線電消息。

  1月9日,有烏克蘭安全部門官員稱,墜機並非由“機械故障”或機組人員“人為失誤”造成,客機有很大可能被“導彈擊落”。

  同日,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英國的領導人或政府官員相繼表示,伊朗“誤擊”了涉事飛機。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紐約時報》等多家美國媒體稱,數位美國官員表示,“非常確信”是伊朗的導彈擊中了烏克蘭客機。這些官員聲稱,擊中烏克蘭客機的是SA-15防空導彈,由俄羅斯制造。其中有一位官員稱,伊朗可能是“失誤”擊中了客機。

  但伊朗方面多次否認了這種說法。1月10日,伊朗軍隊一位發言人稱這種說法“是荒謬的”。伊朗官方通訊社IRNA稱這是美國“心理戰”的一部分。多家伊朗媒體此前援引伊朗官員的說法稱,墜毀的客機遭遇了技術故障,在墜落前已經著火,隨後從雷達屏幕上消失。

  直到當地時間1月11日,伊朗軍方發表聲明承認客機被人為擊落。伊朗總統魯哈尼通過社交媒體說,伊朗烏克蘭客機錯誤地被擊落表示遺憾,並表示這是一個“不可原諒的錯誤”。伊朗外長扎裡夫則表示,美國的“冒險行動”是導致此次伊朗出現“人為錯誤”的原因。


  伊朗半官方法爾斯通訊社1月11日報道:伊朗領袖哈梅內伊和總統魯哈尼是10日早上才得知此事;軍方一直瞞報;哈梅內伊下令軍方必須向民眾公布真相。另外,在11日伊朗發出的承認“誤擊”的解釋聲明中提到,伊斯蘭革命衛隊相關官員將前往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廣播電視台(IRIB)向全國做出詳細說明。這也指向了革命衛隊擊落客機後未立即上報的可能性。

  疑問二:客機起飛後“改變方向”是否與被擊落有關?

  伊朗方面在11日的聲明中表示,當時烏克蘭客機離開霍梅尼國際機場,靠近了伊斯蘭革命衛隊一處敏感的軍事設施。當時正值輪換,且該中心處於高級警戒狀態。在此情況下,飛機被意外地人為錯誤擊中。

  澎湃新聞此前查詢航班追蹤網站FlightRadar24發現,在起飛後3分鍾,該航班的飛行信息就沒有更新了,最後時刻的飛行高度為7915英尺(約合2416米)。而且,FlightRadar24提供的雷達路線圖中沒有顯示飛機出現轉向。但是在FlightRadar24的飛行信息停止更新之後,客機又飛行了4分鍾才墜毀。在這4分鍾內,飛機處於何種狀態顯得尤為關鍵,但目前並不為人知。

  航空專家王亞男此前在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認為,由於客機飛行員在墜機前一直沒有向地面發出任何報告,那麼事故原因無論是機械故障,還是外來打擊,發生得都很突然。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638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25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