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这部纪录片把中美两国都黑了 好评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看到曹德旺从专机上像救世主一般走下舷梯的时候,看到代顿市专门命名福耀大道时,看到美国工人重获工作对福耀公司感恩戴德的时候,每一个中国观众几乎都有一种“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快感。“你们给这个曾经荒凉的地方带来了希望,带来了活力。这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项目之一。”改革开放40年外国公司拯救贫穷中国的戏码,终于演变成如今中国公司拯救衰败美国经济和贫困美国工人的戏码。但是看着看着,我们就看出来,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影片不是简单地告诉我们孰优孰劣或者谁高谁低的结论,而是客观地展现福耀美国工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种种矛盾现象。影片既展示了美国员工的懒散,生产质量不尽如人意,也展示了中国工人在没有足够防护条件下一天干12个小时,一年才回家两次的境遇;既展示了美国工会为工人谋福利的一面,也展示了工会助长懒散、低效率的一面;既告诉了我们美国文化自由、民主、个性的一面,也告诉了我们美国文化所导致的扯皮和效率低下;同样也告诉了我们以福耀企业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企业文化紧密、高效的优势和忽略员工权益、安全的劣势。作为导演的史蒂文·博格纳尔和朱莉娅·赖克特非常克制,一直保持自己客观讲述者的身份,不偏不倚地把事实告诉观众,让观众自己去思考,而不是简单地做结论,为中方或者美方做宣传。所以有评论说,《美国工厂》把中美两国都黑了一遍,却收获普遍好评。我以为,这才是纪录片所应该坚持的客观公正价值取向。



  


  如今,中国企业走出去开厂越来越多,但走出去的过程却是艰难的。从《美国工厂》,我们看到,中国的企业文化与当地的文化传统存在着广泛的矛盾,只有融合这些矛盾才是出路。东方与西方的价值观、文化理念,历来就存在巨大差异。中国工厂开到美国,必然会产生价值观、理念、管理以及生活习惯上的矛盾。面对这些矛盾,不能用二元论的方式生硬地对待,只能采取融合的方式,不然就没有出路。但是,融合并不意味着消融自己,而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在3年时间里,福耀美国工厂既接受了美国的法律,提高了美国员工的福利待遇,改善了生产安全保障,同时又坚持了福耀企业文化的最基本因素,比如高效率,比如不设立工会,比如果断更换公司高层管理者和不合格员工。最终,我们看到的虽然是美国的福耀,但还是曹德旺的福耀,骨子里没有变化。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15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2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