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飲食健康: 徹底拒絕糖分可能患上食物焦慮症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一邊是新鮮出爐的美食,一邊是“不經歷斷油斷糖不足以談人生”的痛下決心,站在權衡的天平上搖擺不定的你,是不是也將食物帶給你的溫暖和安慰拋之腦後,陷入“食物恐慌”之中?實際上,不管是油鹽還是糖,只要注意食用適量,都可能成為讓你口齒生甘後精神一振的源動力。


  

  (王慧潔/拍攝)


  沸騰油爆蝦、榴蓮小龍蝦、QQ糖布丁……

  什麼?你都吃過?不愧是玩短視頻的~

  這些瘋狂刺激味蕾的網紅美食,套路一如其他中國傳統美食,除了“以油取勝”,另一大法寶就是用糖調鮮。一陣舌尖上的狂歡之後,殘酷的現實卻擺在了面前——生活不只有眼前的火鍋燒烤龍蝦,還有減重、減脂和降“三高”。

  為了“兩減一降”,“素食風”和“輕食主義”遍地開花。更有甚者,把油鹽糖一刀切地打入冷宮,一句“不碰就好”,仿佛找到了健康生活的完美答案。

  然而像這樣對清規戒律極端教條式地遵守,往往會過猶不及,甚至陷入“食物焦慮症”的深坑,其實違背了健康生活的初衷。


  相比於盲目地“戒”,科學把控飲食中的“度”,是不是更像健康生活的答案呢?

  少油少鹽=油鹽不進?

  都市白領林舟(化名)被朋友們稱為“油鹽殺手”,一起聚餐時,林舟總會和餐廳服務員說一句:“讓廚師少放點油少放點鹽,再給我來一碗清水。”清水是用來涮菜的,以便洗掉菜上的油和鹽。


  在林舟看來,油裡面都是脂肪,吃多了容易“膩”在血管裡,有動脈硬化甚至血栓的風險。而少鹽主要是為了避免鈉超標,同時預防高鹽引發的高血壓,順便減少口渴後喝太多水給腎臓增加的負擔。

  日常生活中,攝入過量油鹽已成為都市人健康隱患之一。不過,凡事需適可而止。像林舟這樣把自己活成一個資深的“朋友圈養生學家”,也許只能養出一身焦慮。實際上,食鹽作為“百味之首”,除了調味,還能維持細胞外液的滲透壓,調節體內酸鹼平衡,參與胃酸的生成並增進食欲,在維持生理機能方面不可或缺。[1]

  而食用油的主要成分是脂肪,它不僅能提供能量,還能保護人體內臓,幫助身體維持體溫恒定。[2]

  所以,與其“油鹽不進”,不如“兼聽則明”,通過權威的資料和科學的計算來把握科學飲食的“度”——《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成人每天攝入鹽不超過6克,烹調油25-30克。一般來講,20mL醬油中含有3克食鹽,10克蛋黃醬含1.5克食鹽。[3]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77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