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成人教育: 谁再爱我一次 当爸爸妈妈变成恶魔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在许多关注儿童监护权转移问题的专家、律师看来,还有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是,国内是否已经形成了完整、完善的儿童福利制度,可以“确保被从父母身边带走的孩子生活得更好”?


  姚建龙曾建议,在“转移监护权制度设计”中,设置好监督、评估、回转和托底机制。除了判决之前的慎重,在未成年人开始新生活后,也要继续进行“跟踪服务与监督”。

  “需要有个兜底的部门,比如民政部。”许如金把《意见》摊开在桌上,其中第27条列出了“有权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的人或单位,许如金用手指一个一个比着数过来。未成年人的其他监护人,住所地的村(居)民委员会,民政部门,还有共青团、妇联、关工委、学校……


  “成了九龙治水,规定能管这件事的部门很多,在实际一线司法实践中,就很容易都等着别人牵头,耽误时间。”许如金说。

  她正在为另外两个孩子发愁,这是她最新遇到的一个案例,孩子的父亲同样失踪多年,母亲前些年抛下了孩子,改嫁去了外地,不肯回来。这两个孩子没有户口,无人照顾,因为母亲还活着,也无法由福利机构接管。


  “要是这时候能由地方民政部门提起申请,得到这两个孩子的监护权,事情就好办多了。”许如金感慨。这件事已经胶着了近一年,就像一场拉锯战,始终没有解决。“这一类的案件,在概率上来讲,其实并不会很多,但社会影响都非常大。”


  对于小芳的案子,许如金认为,或许其中也有舆论监督的作用。

  海淀区人民法院作出判决之后,未成年人监护权问题,引发了一轮关注。“希望这个案件,能形成一个各部门间有效配合的机制。”本案的一位代理律师说。

  无论是小芳还是小龙,在他们获得平静的新生活后,被问及是否还愿意回到原来的家庭,他们的答案都是一样的——“不想!”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74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