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act Us | CHT | Mobile | Wechat | Weibo | Search:
Welcome Visitors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Home

News

Forums

Realty

大温餐馆点评

Car

Education

Yellow Page

Travel

看《机智过人》 触科学温度(图)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对于人与人工智能的未来,柯洁持乐观态度:“未来什么都有可能发生,完全有理由相信未来会因人工智能而变得更加美好,我也希望能变得更加美好,因为我们是不断前进的人类。”


  充满人的温度

  新世界的打开方式有很多种,比如五百多年前哥白尼用“日心说”改变人类对天体运行的认知,比如哥伦布在大航海时代里站上新大陆的土地,又比如文艺复兴时代的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用划时代的艺术创作,激发全人类对美和自由的追求……


  如今,这些领域随处可见人工智能的身影,它们改变人类对机器行为的认知,也重构整个社会的运行方式。作为《机智过人》“机智见证团”的嘉宾,以及《加油!向未来》的主持人,撒贝宁见过并体验过非常多的顶尖人工智能项目,在他看来,未来社会很有可能取决于算法的胜利。“谁掌握更先进的算法,谁就有可能掌握这个世界上最宝贵的资源。如同以前的工业革命一样,人工智能能够把人类从目前的体力和脑力劳动当中慢慢抽离出来,能够让我们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当人工智能到达一个临界点之后,就和现在很多人担心的一样,如果有一天人工智能有了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自主判断的能力之后,它会不会想要去改变些什么。我觉得如果到那一天,人类一定要有办法平衡人工智能的利和弊,如果利弊失衡而又没有有效控制手段,个人觉得是一个很难想象的画面。”撒贝宁说。

  不过,当下的人工智能显然并未成长到如此强大,尽管它们正以超出摩尔定律的速度成长。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能深刻感受到的一点,并且也得到了节目组诸多导演印证的是,科学家们面对自己研发的人工智能,有如亲生孩子一般的珍爱。面对没能通过检验、技不如人的结果,甚至有研发人员眼眶含泪。


  中科院光电研究院研究员、北斗导航系统科学家徐颖此次也是机智见证团中的嘉宾之一。面对不如人意的结果,一向冷静的她也变得非常感性,甚至在后续采访中哽咽。她指出,每一个科学家都追求尽善尽美,也希望自己拿到大众面前的成果是美好的。但事实上任何事物诞生之初都不可能尽善尽美。


  “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你一定是希望它盛装打扮之后,然后以非常完美的角度出现在大众的面前,但现实往往是还没来得及梳妆打扮,素颜就出来了。科研人员的失落感其实不是来自于‘我尽到我的全力,但我还是没有做好这件事情’,从科学的角度上来讲,你很可能不是世界上最顶尖的科学家,你做的技术也并不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所以你会失败,这种失败科学家是可以接受的,毕竟科学家们一直在追求更高、更尖端、没有被探索过的技术。但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讲,不太能接受的是:这个事情我可以做得很好,如果你给我时间。”徐颖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解释说。

  科学家以及科学,都并非冷冰冰,而是充满了人的温度。正如制片人张越所言:“我们想通过节目表达,人工智能离我们并不远、就在我们身边。在非常多的科研项目里,人工智能其实是最不高冷的,它最有人的温度,离人也最近。”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Prev Page123Next Page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_VIEW_NEWS_FULL
    _RELATED_NEWS:
    _RELATED_NEWS_MORE:
    _POSTMYCOMMENT:
    Comment:
    Security Cod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Page Generation: 0.0501 Seconds and 4 DB Queries in 0.003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