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電影: 送它上電影院,又得幹死一堆爛片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本文由Sir電影原創:dushetv)


  有人說,中國也有了自己的B級片——

  “網大”。


  說到它,你肯定會用“低俗噱頭”和“粗制濫造”來形容。

  

  不過凡事總有例外,比如Sir剛看完的這部。

  被毒飯安利的。

  

  有血有肉、有顏值、有演技......真的嗎?

  第一個畫面,Sir確實小吃了一驚。

  

  “網大”居然也申請了龍標。

  就是說,它是可以拿去院線上映的。

  Sir看完的感覺是——

  賺到了。

  不花錢就能看的新片,比同期多數院線片還有看頭。

  與其對著“保護月”歎氣,不如在家看它——

  《哀樂女子天團》

  



  跟Sir讀,哀yuè。

  就是葬禮上放的音樂。

  尋找音樂舞台的山山、宮和leo,有一支自己的樂隊。因為誤打誤撞,再加上葬禮公司老板的連蒙帶騙,成為了哀樂表演者。

  

  有幾分黑色幽默的意味。

  說好的青春無敵呢,說好的要做舞台上最閃亮的super star呢,怎就成了死亡頌歌者了?

  真晦氣。

  起初她們免不了這樣想。

  

  殯葬公司有兩位哀樂女前輩,性格辣、脾氣沖,可以稱她們為社會姐、社會妹。

  三個女人一台戲,五個女人同台,那簡直是火星撞地球。

  恰好那天死的人,還是黑幫老大......

  於是,剛上台不久,5個人直接就在骨灰面前,在一眾黑幫小弟面前,對著話筒,懟了起來。

  

  這一鬧,手下兄弟可怒了。

  本來莊嚴肅穆的葬禮現場,變成一場鬧劇。

  一組慢鏡,配上輕快的交響樂,更凸顯出當下的荒誕情形。

  鏡頭裡有拉扯打鬧的,有憤然上台的,有駐足原地卻淚如雨下的。

  



  反差,就是這種黑色幽默的來源。

  越看越有意思。

  年輕人誤入殯葬業,從厭惡,到接納,到敬畏——

  一下子就讓人想到前些年大火的日本電影《入殮師》。

  

  為了讓觀眾相信電影中的故事真的能在中國發生,《哀樂女子天團》的導演下了不少功夫。

  比如上面說的社會姐,出身哀樂世家。

  她爺爺就是一位喃摩佬,有的地方說得更刺耳——“哭死佬”。

  喃摩,就是你們嘴裡的哭喪

  

  片中還提到了一個概念——“對棚”。

  就是大戶人家的葬禮,會請來兩個表演團體,讓他們相互斗舞、斗歌。

  片中一群殺馬特在台上的狂魔亂舞,讓人聯想起新聞中不少農村地區的葬禮怪象。

  

  電影還有一場驚喜客串,黑豹前主唱秦勇在一位搖滾客的葬禮上,唱了首《無地自容》。

  



  回到主題上,《哀樂女子天團》可不滿足於黑色幽默。

  它試圖通過一個新奇的故事,讓那些看似不可調和的東西,相互碰撞、交融——

  比如,青春與死亡。

  比如,對輝煌理想的向往和對平凡人生的敬畏。

  還有,那些欲言又止的事。

  第三場哀樂演出,死者是一位帥氣清秀的年輕小哥,哀樂女團面對如此顏值都忍不住連歎可惜。

  這次開頭,出場的是死者的父母,與一男一女兩個年輕人。

  男生一身黑西裝,同樣高顏值,但當他出現在靈堂外,死者父母卻激動地對他喊著,滾。

  而女生,則隔在中間,安撫死者父母,同時維護著這位明顯不受歡迎的賓客。

  死者父母對兩人的稱呼,也截然不同:稱男生為“那個人”,喊女生卻是親切的“楠楠”。

  

  他們是誰?

  導演第一時間沒告訴你。

  這是一個哀樂表演者的視角,你能看到葬禮上的來賓,卻無法一下摸清他們的底細。


  之後,儀式開始,死者父親在台上念著兒子的遺書。

  這一段,聲畫的交叉剪輯,全是讓人深思的暗示。

  其中,提到了女生“楠楠”:

  楠楠,最想和你說的,就是對不起

  也許是因為知道,你會理解我

  才會讓我更加自責

  奇怪的是,在說這一段的時候,鏡頭不止對准楠楠,還切到了筆直站在靈堂外的黑衣男生。

  

  遺言繼續:

  人活著一世,有很多重要的事情值得去追求

  比如理想,比如快樂

  比如,愛

  當父親口中那個“愛”字蹦出,畫面又死死停在了黑衣男身上。

  



  接著,是一個對准遺書內容的特寫,我們看到之後是對一位男生說的話,名字叫“志明”。

  

  然而父親看到這一段,遲疑了,他看向台下——

  鏡頭裡,楠楠眼神中是期待,而死者的母親卻已哭成淚人。

  最後父親決定,跳過這段,翻走了這一頁。

  看到這一舉動,楠楠失望地搖頭,屋外的男生,則輕輕低了低頭。

  

  


  

  在這所有的欲言又止中,相信所有人都已經意會——

  誰是死者的最愛。

  這本是一個足夠戲劇性的故事,但導演卻把它處理得悄無聲息。

  這份內斂、克制,也讓《哀樂女子天團》有別於“網大”的一眾妖艷賤貨。

  導演是兩名90後,桑木天和劉博文。



  其中劉博文導演曾說過,自己是日本導演是枝裕和的“迷弟”。

  能看出,電影許多鏡頭,明顯在致敬是枝裕和。

  比如5個女孩在海灘玩煙花,跟《海街日記》如出一轍。

  

  用細膩筆觸與平靜鏡頭,不動聲色地傳達普通人的細微情感,是是枝裕和的標志。

  當然,《哀樂女子天團》無法和是枝裕和相提並論,它只是一次迷弟對偶像試探性的靠近。

  這部電影有著諸多新人作品的不足——

  人物線索時斷時續,人設不太能夠符合實際情況,情感沒有能夠推到預定的高度。

  很多本屬於導演該下的工夫,被幼稚地用雞湯式自白替代。

  

  《哀樂女子天團》離一部成熟的電影佳作,尚有距離。

  但從它身上,依然能看到國產電影久違了的品質——

  不跟風,不敷衍,更不甘於墮落。

  雖然毛病還不少,但《哀樂女子天團》也足夠賞心悅目。

  人好看,歌好聽,段子好笑,故事動情。

  

  再加上,許多細節甚至可以稱得上是高級。

  Sir就說窗戶。

  電影有兩個常出現的室內場景,第一是3位姑娘租來的排練室,第二是殯葬公司的辦公室

  兩間房子的窗戶,都有設計。

  認真看,你會發現:

  排練室的窗子,用大片白紗遮擋,而白紗,也是葬禮上最常用的材質。

  辦公室的窗子,則是一個個的方格,跟骨灰盒的排列一樣。



  

  

  為什麼要把窗戶,設計得充滿“葬禮感”?

  不只是她們幹這行那麼簡單。

  別忘了,窗戶是光透進來的地方。

  這些細節,一點點消解了死亡的陰森恐怖,讓你逐漸接受了,往生是一件神聖而日常的事情。

  比起如今影視圈遍地的狗血,這不高級嗎?

  這份不願苟且的高級,別丟。

  Sir等你再來。

  下次,我們買票呀。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想看的,愛奇藝有

  編輯助理:卡卡西式角色扮演

  Sir電影原創,微信ID:dushetv

  微信搜索關注:Sir電影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90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