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制裁解除 伊朗下一階段目標曝光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繼去年7月伊朗核問題正式協議達成後,該協議終於1月16日迎來“執行日”。


  

  解套後的伊朗將往何處去


  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天野之彌16日宣布,國際原子能機構當天發布報告,證實伊朗完成了開始執行伊核全面協議的必要准備步驟。這意味著伊核全面協議當天將開始正式執行,國際社會將解除針對伊朗的相關制裁。與此同日,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莫蓋裡尼(Federica Mogherini)和伊朗外長扎裡夫(Mohammad Javad Zarif)也宣布,鑒於伊朗履行了伊核問題全面協議承諾,與伊朗核問題有關的經濟和金融制裁按照全面協議要求當天得到解除。另外美國白宮亦於當日發表聲明稱,總統奧巴馬(Barack Obama)已簽署行政命令,根據伊核協議規定取消對伊朗的經濟制裁。

  雖然當前解除制裁主要集中於經濟領域,但全方面放開對伊制裁似乎已然不再遙遠。那麼,制裁解除之後的伊朗將往何處去,其究竟可能懷揣著怎樣的打算?從當前現實以及各方分析當中或許可以早早一窺端倪。

  在政治領域,最值得關注的莫過於美伊以及中伊關系的未來走向,以及伊朗在中東問題上的作為。

  一方面,鑒於美國一直是解除對伊制裁的最大障礙,伊朗核協議的達成以及最終落實與美國的讓步顯然密不可分。與此同時,值得留意或還應當包括奧巴馬此前在伊朗拘留美軍時,作為三軍總司令的他甚至國情咨文表揚伊朗,對伊朗拘留美軍未提,而就在這樣一次演講後不久,伊朗就釋放了美兵,並於幾天後釋放了美國記者。美伊如此這般相互“示好”,或不僅僅是制裁即將解除的前兆。鑒於中東事務近來趨於復雜,美伊在諸多問題上都有進行一定合作的必要性以及緊迫性,這或許也是美伊進一步合作的“試水”之作。

  而在另外一方面,鑒於中國外交部不久前剛剛宣布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月19日至23日即將赴包括伊朗在內的中東三國的消息。作為伊朗核協議談判六方之一,北京方面很可能是在考慮到對伊制裁馬上就要解除的前提之下,制定了這樣一份出訪計劃。這同時也就使得,習近平極有可能成為對伊制裁接觸後,與伊朗展開外交互動的第一人。當然,中伊之間的這樣一種互動也絕非北京單方面主動,2014年6月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Ayatollah Sayyed Ali Khamenei)的外事顧問韋拉亞提(Ali Akbar Velayati)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特別指出,“你可能很難找到像伊朗中國如此親近的兩個國家,雙方和穆斯林國家、阿拉伯國家都保持著良好的關系,在區域有共同利益。伊朗是最重要的穆斯林國家之一,如果中國需要伊朗伊朗會毫不猶豫”。中伊互拋橄欖枝,或也意味著二者之間的互動可能在未來一段時間之內將進一步密切。


  除此之外,自1979年霍梅尼革命以來,伊朗就成為中東地區的“孤立者”,伊核問題解凍之後,伊朗再次確認在中東的大國地位,這也可能開啟中東的新秩序。對伊制裁解除後,伊朗能夠和平利用核能不僅獲得了國際合法性,其作為中東大國的地位相當於也獲得了國際承認。而以“伊斯蘭國”攪亂中東為契機,中東正迎來新一輪洗牌,伊朗定不會放過這樣一次良機,謀求重新獲得地區大國之位。

  而在經濟領域,國際制裁解除後,伊朗數十億美元的資產將被解凍,國際社會也將允許伊朗重新出口石油。此前有分析指出,伊朗為研制核項目背負了1,000億美元的債務,而廢除這些項目更需要花費2,000億美元。除此之外,政府還需要錢投入到基礎設施、醫療衛生以及教育事業中。誠然,當前包括石油在內的國際大宗商品市場並不景氣,但面對如此巨大的財政空缺,無疑仍將促使伊朗在改善投資環境吸引外資,以及石油出口方面邁出更大的步伐。此外,正如伊朗副總統蘇坦尼琺2015年10月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的那樣,伊朗正准備迎接外國游客的“海嘯”,旅游業或也將成為伊朗今後謀求經濟發展的主攻方向之一。




  在多邊合作領域,上海合作組織很可能會成為伊朗解套後正式加入的第一個多邊組織。

  早在2015年12月上海合作組織秘書長梅津采夫就曾表示,該組織將在聯合國解除對伊朗的制裁後審議伊朗加入上合組織的申請。他指出,“在成立上合組織的第一個階段就已經規定了受到聯合國安理會制裁的國家無法正式成為正式成員的條件。上合組織希望伊朗能夠順利完成有關伊朗核計劃的工作,以便盡快落實解除制裁的必要法律程序。相信在此之後上合組織將立刻審議伊朗成為該組織正式成員的申請”。

  至於軍事合作層面,則有分析指出伊朗或將密切同中國的關系。

  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1月13日登載美國普林斯頓大學中國與世界研究項目研究員的文章《中國武器即將融入伊朗》,認為伊朗核協議可能引發中國伊朗武器出口貿易的復蘇。文章提到,中伊日益增強的關系中一個更令人擔憂卻被忽視的方面可能出現在武器領域。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初,中國曾經是伊朗從坦克和戰斗機到巡邏艇和反艦導彈在內的各種先進武器的主要供應國。北京伊朗軍售的動機不僅僅是為了賺錢,似乎也是出於一種戰略考慮,即加強伊朗的力量,使之成為防止美國在中東擁有過大影響力的一道壁壘。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405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6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