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啥癖好!国人为何热衷于围观洋鬼子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现在生活在大都市里的中国人,对外国人早已熟视无睹,但在早些年那种相对封闭的文化环境下,“洋人”几乎就是一个“会活动的奇观”,很快就会引起人们围观。那么,为何中国人热衷于围观“洋鬼子”呢?


  

  在中国淘金的洋人乐队


  对此,澎湃新闻刊文称,“洋鬼子”这个词本身暗含着中国人在最初遭遇这些与自己不同的人类时所抱有的那种混合着畏惧、好奇、惊异、敌意、排斥的内在心理。文章称,在现代汉语里,人们习惯将外国人称为“洋鬼子”,在粤语中还有“番鬼”、“鬼佬”、“鬼妹”的说法。这些词习用已久,早褪去了原本含有的贬义色彩(往往特指日本兵的“鬼子”一词除外),有时欧美人也半开玩笑地以此自称。

  会活动的奇观

  曾任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负责人的美国传教士丁韪良,在《花甲忆记:一位美国传教士眼中的晚清帝国》中回忆,当他1850年抵达广州时,在码头上就被一大群人围住:“番鬼,番鬼!杀头,杀头!”这是他与中国人的首次正式接触。他说感觉那些围观的船民“看上去就如食人生番一般野蛮和凶狠”。


  这不是孤立的个案,也并不只是广州人或社会底层的船民才对外国佬具有如此强烈的反应。1816-1817年,英国阿美士德使团访华,随团医官Clarke Abel在《中国旅行记》中记载,当他们抵达天津后,当地官员及其随从“都显示出强烈的好奇,希望能获准看特使一眼,他们常常企图打开特使船舱的门,在被阻止后显得非常不满”。进入天津城时,人们的反应似乎是夹杂着震惊和胆怯:“到处是人群,他们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地看着我们走过,非常安静,遵守秩序,尽管他们都显现出好奇,渴望看一眼坐在轿子里的人,但没有发生一件强求围观的麻烦事”,在郊外的村庄,他们也不时受到偷窥:“隔着院墙,我常常看到一排女人的头,看上去就好像与她们的身体分开,安到墙上一样;可是,当她们被看到时,她们总是马上消失不见了。”

  甚至北京城里也不例外。使团是在半夜抵达北京城外的,“即使这样晚了,中国人的好奇心还是非常强。有数千人聚集在路上,举着椭圆形的小灯笼,等着看使团的队伍”。连清政府官员也是,入城后,“许多太监、官员和亲王在房间里进进出出,使我们备觉烦恼,更大大增加了我们的愤怒之情。尽管马礼逊先生强烈地要求他们注意行为得体和礼貌的分寸,他们依然不断地挤近我们,很不礼貌地走到我们跟前上下打量。他们甚至想要斜依在凳子上的特使站起来,以便他们可以更仔细地看看他。”


  这不仅针对人种特异的西方人,对于“东洋人”,中国人一样满怀好奇。1862年,高杉晋作等武士乘坐千岁丸来到上海,在这个已开埠二十年的都市遭到围观而大感不自在,“上海几百个市民,偷偷地挨近门,蜂拥在我们前后,静悄悄地围观着,连中国官员的呵斥也不怕,即使在道台送我们回去时,他们也不让路,这种景象真是无法想象。”(《寻访东洋人:近代上海日本居留民(1868-1945)》)曾根俊虎在《北中国纪行·清国漫游志》记载,1876年他在上海郊外的朱家角镇被围堵,“围观者大声喊着‘东洋人’或‘高丽人’,我辈成了古今未曾有的奇观,追尾围堵者络绎不绝,没料到想看城中的人反而成了城中奇观”。的确,当时的所有“相遇”几乎都是“遭遇”,对双方而言,彼此都是“奇观”。

  好奇心简史:从自发反应到少见多怪

  这样的围观现在看来让人啼笑皆非,但这并不是晚清时期的中国人特别大惊小怪,倒不如说是处于相对封闭环境中的人们遇见外国人时的正常反应,对他们来说这就是最直观的文化冲突,一种特殊的文化体验。一个外国人,几乎是一种陌生的异文化的“全息载体”,他的一举一动、神情姿态、服饰穿着,无不呈现出“与我们不同”的特殊意味。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27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