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新加坡: 新加坡和中國能為非西方民主走出一條新路嗎?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除了這屈指可數的幾個國家,除了16個產油國,還有52個南方世界國家,在經濟發展上幾乎都有巨大困難。為什麼這麼多互相毗鄰的國家顯然並非因偶然的治理不善而都有嚴重的發展困難?共同的類似的原因是什麼?請大家一起來推斷。是西方的剝削壓榨嗎?那西方怎麼又對那些個東亞國家網開一面,不再去繼續剝削壓榨了呢?比如中、日、韓的超速發展難道西方真的是樂觀其成的嗎?是這些國家/政體特別努力嗎?那那些國家為什麼又不特別努力呢?是這些國家出了好些比如毛澤東鄧小平、李光耀、蔣經國、馬哈蒂爾那樣的傑出領袖嗎?那那些國家又為什麼都不出這樣的傑出領袖呢?


  東南亞國家倒是有較大的發展機會。首先是馬來西亞,然後是泰國,然後是印尼,都可能在西方、中國日本的扶植下發展起現代工業。然後也有可能,只是可能,相對成功地移植西方政體,就是說,走韓國中國台灣的路。

  靠石油致富的國家,金錢掌握在政府和大財團之手。即使這些財富相對均勻地惠及整個社會,也不會養育出具有獨立意識,自主力量的中產階級。沒有這樣的中產階級,這些石油富國,絕不可能發展出西式民主。


  中國越南和老撾,應當可以獨創一條與新加坡又不同的道路

  這三個國家,有許多共同的特質。

  首先,都是共產黨在執政。都有過全盤公有制的歷史。其次,現在都放棄了全盤公有制,經濟發展都很快,但由於欠賬太多,到現在發展水平還不夠。其國內都是單一民族占絕對主導地位,沒有強勢宗教。總之有足夠的內聚力,不會出現國土分裂。越南和老撾,受華夏文化的長期浸潤,甚至在血統上,都受到華夏基因的強大影響,總之在各方面都和中國人很像。

  中國的經濟發展,很快就可以達到初步富裕的1萬-1.2萬的門檻。到此時,中國的中產階級就會有大體足夠程度的發展,就為政治體制的進一步發展,提供大體足夠的新的社會基礎。但鑒於中國超級龐大的人口基數、東中西部的發展的不均衡、有55個少數民族和傳承了已經2000年的極為強大的中央集權傳統等原因,並鑒於西方的制度在他們本土都已經呈現的大量問題,中國顯然不可能像日本韓國中國台灣那樣去全套或基本移植西方的制度。中式民主的最大內在本質特征可能是民本,最大的外在形式特征可能是協商。

  中國的制度可能還要幾十年發展才能最後成型。最可能追隨中國體制道路的國家是越南和老撾。其余的亞非國家,由於太過不同的國情,恐怕都難於模仿中國將來即使成功的道路。


  西方之為西方,並不僅在於它的現代性

  有一個流傳廣遠的誤區,就是把西方化和現代化等量齊觀,認為西方就是現代,現代就是西方。其實西方早在現代化之前,就是在500年以前的中世紀,就已經發展出一系列的與其它文明不同的特質。這些特質,是西方文明能成功走入現代的基礎,也是非西方文明學習西方文明難於成功的深層原因。

  據美國著名學者亨廷頓概括,這些特征足有八個之多。由於太重要,我就把它們從亨氏的《文明的沖突……》一書中整鍋端過來吧。。


  1、古典遺產。作為第三代文明,西方從以前的文明中繼承了許多東西,包括最引人注目的古典文明。西方從古典文明中得到很多遺產,包括希臘哲學和理性主義、羅馬法、拉丁語和基督教。

  2、天主教和新教。西方的基督教,先是天主教,爾後是天主教和新教,從歷史上說是西方文明唯一最重要的特征。確實,在它誕生後的第一個一千年的大部分時間裡,人們把現在認作西方文明的東西稱為西方基督教世界;在西方信仰基督教的各民族中,存在著成熟的社會群體感,這使它們區別於土耳其人、摩爾人、拜占庭人以及其他民族……。

  3、歐洲語言。語言是僅次於宗教的、使一種文化的人民區別於另一種文化的人民的要素。西方在其語言的多樣性方面不同於大多數其他文明。……

  4、精神權威和世俗權威的分離。在整個西方的歷史上,先是唯一的教會然後是許多教會與國家並存。上帝與皇帝,教會與國家,精神權威與世俗權威,在西方文化中始終普遍地是二元的。在伊斯蘭教中,上帝即皇帝;在中國日本皇帝即上帝;在東正教中,上帝是皇帝的小伙伴。作為西方文明象征的教會與國家之間的分離和一再出現的沖突,在其他文明中並不存在。這種權威的分裂極大地有利於西方自由的發展。

  5、法治。法治是一個文明社會的核心觀念,是從羅馬繼承來的。中世紀的思想家曾詳細闡述過自然法的思想,君主應當根據自然法來行使他們的權利,而普通法的傳統則在英國得到了發展。在16和17世紀的絕對君主制階段,法制在現實中遭到的破壞多於被遵守,但是人類的權力應受某種外部力量制約的思想仍然延續了下來。法治的傳統為憲政和人權保護奠定了基礎,包括保護財產權不受專制權力的侵犯。在大多數其他文明中,法治在影響思想和行為方面是一個較不重要的因素。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89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1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