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中共谢富治:整人太多 临终忏悔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红四方面军肃反中,谢富治提出“要勇于怀疑一切 ”的口号。该口号提出后,四方面军主要领导许继慎、曾中生、王树声、徐向前、傅钟等均受株连,或被杀害,或被审查,或被监控,而张国焘则对此口号赞许有加。张国焘在四方面军的政治会议上多次夸奖谢富治是“革命的尖锐的锥子!”据云,谢富治在红四方面军时期负责的主要是清洗军队和分局内部被怀疑的干部和提供清洗的证据及名单。


  程训宣,徐向前元帅夫人,湖北黄安人,聪明好学,大胆泼辣,相貌俊俏。1928年投身革命,1929年底和徐向前结婚。1931年“肃反”时,被红四方面军保卫局逮捕,关押于王锡九村,双手捆绑吊梁上,惨遭拷打,未果。1933年秋被杀害。是时,徐向前在前方打仗,只知其夫人受组织审查,也不便过问,直至1937年到达延安方听周纯全告之被害消息。徐向前曾问周纯全:“为什么把我老婆抓去杀了,她有什么罪过?”周回答认为:“没有什么罪过,抓她就是为了搞你的材料嘛!”

  据《红四方面军肃反资料实录》载:“谢富治在肃反中积极配合黄超等人收集和诬陷徐向前同志、傅钟同志、王树声同志的材料,采取无中生有等卑鄙手段对上述同志采取的不正当的处理行为,程训宣事件就是最能够说明问题的。”


  抗日战争时期张国焘叛逃后,毛泽东曾言:“我们共产党员要有坦白的襟怀,有了错误不怕,要勇于改正错误,比如谢富治同志,也受过张国焘的欺骗,但是,他不仅改正了错误,还帮助党中央及时地挽救了一些还在错误中糊涂着的其他好同志。”《中共中央关于张国焘同志的错误的决定》中明确提到,“根据谢富治同志揭露,张国焘对于中央一贯阳奉阴违”,等等。

  陈谢大军经略中原


  1942年,谢富治任太岳军区副司令员,陈赓任司令员,从此,开始了陈谢七年的合作。1946年7、8月间,时任太岳纵队司令员陈赓与政委谢富治接连指挥了闻夏(闻喜、夏县)、同蒲、临浮(临汾、浮山)战役,三战三捷,歼灭国民党军达5万余人,其中包括号称“天下第一军”的国民党军整编第一师第一旅。临浮战役结束后(1946年9月26日),延安的《解放日报》 刊发社论《向太岳纵队致敬》。 刘伯承赞曰:“同蒲打得很好,中央夸奖说是出乎意料……”


  1947年7月,党中央决定,在晋冀鲁豫军区第四纵队(前太岳纵队)的基础上组建一支比较大的部队,主要领导人指定为陈赓、谢富治,下辖第四纵队、第九纵队、第38军(原西北军起义部队)共8万余人。从此,陈谢合作指挥作战进入了辉煌时期。1947年7月23日,毛泽东主席令刘邓野战军主力跃进大别山;陈谢兵团挺进豫陕鄂;华东野战军主力挺进陇海路,进至豫皖苏地区。组建不久的陈谢兵团即奉命南渡黄河,挺进豫西,与刘邓大军、陈粟大军并称为中央经略中原的三支主力部队之一。

  秦基伟之九纵曾于四兵团麾下战斗,秦对陈赓、谢富治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印象深刻。秦将军晚年回忆言,“谢富治和陈赓是参加革命较早的老同志,政治水平高,在作战指挥上很有一套……”秦基伟认为,陈谢打得最漂亮的一仗,是突破黄河天险,师出豫西。言此秦基伟眉飞色舞:“如果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形容为给蒋介石当胸一拳,那么‘陈谢兵团’过黄河就好比是朝蒋介石肋骨上又踹了一脚。”

  秦基伟将军回忆言,十五军入朝作战,走了谢富治的后门。这之前,有传闻言十五军将改为公安军。西南局于重庆开会,商议抽调部队入朝事。秦基伟于会上请缨率十五军入朝,未果。当晚秦找谢富治“开后门”。次日,秦基伟再次陈述入朝理由,谢富治顺势表态:“我看老秦的意见有道理,十五军没有地方任务,可以考虑他们去朝鲜。”最后,邓小平一言拍板:“好,就这么定了,十五军去!”。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44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3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