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汪精衛五子女 不為人知晚年結局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汪精衛不是有衛士嗎?你們沒有武器?”我問。何孟恒回答:“手無寸鐵。當時越南法國殖民地,法國當局說,除了法國人,誰都不允許有槍。”


  汪文惺夫婦說:“曾仲鳴代汪精衛而死,這件事對汪的震撼很大。曾一直稱汪精衛為‘四哥’,兩人亦師亦友。他16歲隨汪精衛赴法國留學,在國民黨四大被選為候補中央執行委員,後擔任過行政院秘書長、鐵道部次長、國民黨中央政治委員會副秘書長等職。

  何孟恒說,很多問題難以解釋:“國民黨一號人物派人出國暗殺二號人物,任務非同小可,應該志在必得。派來的據說是復興社的高手,潛伏、監視多日,卻組織得一塌糊塗,破綻百出。他們買了汽車在門口過去過來地觀察,卻不買望遠鏡,根本沒有弄清我們各人的住處,連我們不只住在27號都一無所知。”


  何孟恒還指出,陳恭澍明知道行動組成員唐英傑,此前被派到天津就鬧過笑話,卻將成敗攸關的偵查任務交給他。行動失敗,陳恭澍聲稱做好了“交付軍法審判”的思想准備,然而回到重慶,失誤卻“一風吹”,照樣受到軍統重用。

  五子女的下落

  汪文惺夫婦還向筆者談了很多內情:關於汪精衛出走重慶的經過,關於汪精衛之死的細節,關於汪精衛許多詩詞的寫作緣起……最為重要的,是他們訂正了汪精衛五個子女的准確信息,以廓清時下種種失真的傳言:

  長子汪文嬰,1913年出生。曾留德學習政治經濟,後在汪政權軍事委員會第三廳擔任軍需處長。現居美國加州。


  長女汪文惺,早年在江蘇省立教育學院學習,曾在香港多所小學任教。退休後定居美國新澤西。

  次女汪文彬,1920年出生。曾任印度尼西亞政府醫藥部門高級主管,後在印尼隱居當修女。


  三女汪文恂,1922年出生。早年為父親整理文稿,曾任香港大學教育系教授,2002年病故。

  次子汪文悌,1928年出生。畢業於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在香港從事橋梁建築,多次應邀回內地開展合作項目。

  筆者在汪文惺寓所牆上,看到一幅兩代人合作的字畫,汪文惺畫了村童牽驢;何孟恒補上了山影樹色;而上方,是汪精衛手書一首五言古詩,看似輕松詼諧,卻饒有深意:

  “驢為哲學家,負重無不可。四足已蹩(biéxiè),一背仍磊(kē)。怡然逢孺子,引手釋所荷。牽曳就芻秣,目動兩頤朵。長勞得少息,此樂吾亦頗。泉聲如引睡,芳草隨所臥。”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4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61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