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李克強: 揭李克強仕途上的升遷之路:命中有貴人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李克強受到中央青睞的最初原因,被人們追溯到了時任中組部副部長、胡耀邦的老同事王照華。王照華確實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李克強是如何進入王的視野的呢?

  據楊青溪、夏飛所著《十八大:中央爭角》一書中關於李克強的專章披露:王照華之所以注意到李克強,一個迄今不爲人所知的原因是聽了老戰友、老部下程金瑞的推薦。這位程金瑞,不是別人,正是李克強的岳父、時任中國“三西地區”辦公室主任,與王照華早在“文革”前同在共青團工作時就十分熟識,那時程金瑞是河南團省委副書記、省青聯主席,而王照華是團中央書記處書記、全國青聯副主席。在女兒程虹與李克強經人介紹確立了戀愛關系之後,程金瑞出面向王照華推薦自己的東牀快婿,起了相當關鍵的作用。


  1921年出生的王照華,山東肥城人。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此後,歷任中共中央山東分局青年部幹事,中共沂水縣委青年部部長,中共中央山東分局青年幹部學校科長,山東省青年聯合會宣傳部部長。中共建政後,歷任團中央組織部副部長、辦公廳副主任,北京團市委第二書記、第一書記,團中央書記處書記、全國青聯副主席,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副會長,中共第七機械工業部第五研究院黨委副書記、研究院革命委員會主任、黨委書記兼院長,中共中央組織部秘書長、副部長,中國老齡問題全國委員會主任,中國老年基金會會長,中國老年報社社長,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常務副主任。


  1930年,王照華就讀於本村小學,1935年到泰安萃英中學讀書。1938年2月,王照華毅然投筆從戎,參加了山東西區人民抗敵自衛團,後到八路軍東進支隊任青年大隊隊長,曾參加過著名的陸房戰斗,後隨東進支隊轉戰於沂濛山区。

  王照華前前後後做共青團工作將近40年。官方媒體評論稱,他作為廣大團員和青年真誠的朋友,以自己充沛的激情、卓越的組織能力和正直無私的人品節操,感染引導著廣大青年,為團結、教育、培養新中國一代青年傾注了滿腔心血。這期間,他倡導青年要苦幹加巧幹,從工人中培養出了一大批黨和國家的棟梁之材。在首都的建築業中,他積極支持並舉起了“青年突擊隊”的大旗,在向建國10週年獻禮的十大建築中衝鋒陷陣,“青年突擊隊”成為北京城建系統的“黃埔軍校”。


  張百發第一次見到鄧小平,就是王照華給介紹的。那還是1958年,青年突擊隊長張百發在中南海受到中央領導的接見。當時擔任團市委書記的王照華將他介紹給了鄧小平,對鄧小平說:“這個小伙子叫張百發,是個多面手。”張百發向鄧小平匯報說:“我們有個口號,叫做『身為鋼筋工,各行都精通,學成多面手,幹活不窩工』。”鄧小平聽後高興地鼓勵道:“好、好,這是六億人民的方向。”

  1957年,王照華調任團中央書記處書記,當時團中央著名的“三胡二王”中,就有王照華。毛澤東在接見王照華問到他的名字時,風趣地笑著說:“你叫王照華啊,你光照耀中華不行,你應當照到世界去。”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44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