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教师呼吁删除小学语文教科书虚假故事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面对质疑,吕栋反复强调,“文本的选择是最重要的”,“孩子是很容易迷信课本的”。他认为,小学语文老师应该主动去思考“教材选用的文本有没有问题”,而不是完成教学任务便万事大吉。


  在他看来,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课文《流动的画》让母亲化身面目僵硬的政治教员,教育孩子,火车的“窗外是祖国的画,千万不能弄脏它!”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的《一朵小花》,则拼命向孩子灌输“只要当配角,不要争主角”的道理。

  “现代社会要求孩子们自信,自强,勇于争取。这些课文已经滞后了。”吕栋说。


  “那么小学生到底应该读什么样的课文?”记者问。


  “这也许是一个盲区,很少有人关注的盲区。”吕栋沉思了几分钟后说。

  不过在蔡朝阳看来,“这个问题并没有那么恐怖”。这位“爱给学生放电影”的语文老师乐观地表示,“总能找到合适的文本,也总有巧妙的教育技巧”。他曾尝试给小学生放映伊朗电影《小鞋子》。一对兄妹从小父母双亡,两人只有一双鞋子。为了给妹妹赢得一双鞋,哥哥决定去参加跑步比赛。这个简单的故事,让课堂上的小朋友感动得“哇哇大哭”。


  他还建议,《小王子》之类的普世童话,便是优秀的范本,小孩子完全能看明白。甚至古典白话文《儒林外史》,也是不错的选择。

  郭初阳当中学老师时,常常苦于要想种种“手段”来摧毁中学生的“小学腔”和僵化思维模式。他称这种纠正方式为“止痛片”。“为了省下买药的钱,是时候给小学教材动一场大手术了!”这个踌躇满志的研究者、批判者和实验者说。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已经有 2 人参与评论了, 我也来说几句吧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共有 2 人参与评论    (其它新闻评论)
    #57157 tenko [五.能.有.箸] 2009-09-30 21:17
    牡丹什么时候成了“庸俗”的东西了?
    #57152 meme [此.不.士.亡] 2009-09-30 16:18
    小学课文里尽些虚假空的东西,说实在的,在国外时间长了,都不想用来毒害自己的孩子。这样的中文学了也没什么用。还不如读些古代的经典,和一些人文杂志了。
    上一页1下一页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476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3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