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香港: 大陸熱帖:香港火災,有兩個"沒想到"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對整個香港(专题)來說,這肯定是一個不眠之夜。

11月26日,火光烈焰,吞噬了多棟香港高層建築;辟裡啪啦的燃燒聲,看得人驚心動魄。


完全我個人的觀點,真的很痛心,至少兩個沒想到。

第一個沒想到,居然這麼嚴重!

昨天有朋友提醒,香港發生了火災……

剛開始真沒太在意,火災畢竟哪個城市都可能發生,以香港的治理能力,不至於是大事故。

畢竟,連CNN都感歎,這樣的災難,在香港極為罕見。

為什麼?

因為作為地球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香港在建築安全方面有著不錯的紀錄。

CNN就說:“這座城市擁有世界上密度最高的摩天大樓,經常遭受強烈台風襲擊,但由於其高質量的建築、嚴格的建築法規執行以及公眾對避難所警告的遵守,通常比許多其他鄰近城市更為安然無恙。”

“尤其是在20世紀中葉,一系列致命山體滑坡和貧民窟火災之後,建築安全標准進一步提升,這一標准自1997年回歸中國以來一直持續。”

但顯然,這一次香港讓人失望了。

盡管香港消防員拼盡了全力,甚至有消防員犧牲在現場,但火勢完全失控,看圖片和視頻,已經不是簡單一棟樓著火,而是一串大樓在熊熊燃燒。

火災現場的宏福苑,一共有8棟大樓,7棟火光沖天。

慘烈的傷亡數字不斷攀升,這應該是香港幾十年來最嚴重的火災了。

這樣的香港,真的沒想到。



第二個沒想到,安全隱患這麼突出。

怎麼演變成這種災難的?

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

我看到,香港特區官員已表態,根據現場初步調查情況分析,不排除刑事案件的可能性,目前已經交由香港警方進一步調查。

更要看到,當時宏福苑正在改造,大樓外圍都是腳手架;但痛心的是,本來是一件大好事,最後卻成了一個特大悲劇。

尤其讓人印象深刻的一點,原來,香港的腳手架,居然用的都還是竹子。

我們小的時候,腳手架都是竹子,這在我們中國,應該也有幾千年的傳統了,畢竟第一很便宜,第二很方便。



但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加快,我們看到,在大陸,竹子腳手架基本都被金屬腳手架取代了。



香港,卻成了例外。

我看到,有朋友就感慨,每次去香港,穿過高樓林立的大樓街道,走到小巷看到一堆竹子腳手架,就覺得很魔幻……

香港也在推行金屬腳手架,但更多是側重於工人安全,而非火災風險。官方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4年間,共有22名竹棚架工人死亡。

但從這一次致命火災看,竹子腳手架,至少助長了火勢。

火災視頻中,辟裡啪啦的燃燒聲,就是竹子燃燒破裂的聲音。

此外,火借風勢,風助火威,大火從一棟建築,延燒到另一棟建築的腳手架,然後又攻入整個大樓。

現場頓時成為一片火海。



最後,怎麼看?

還是很痛心,畢竟,這發生在我們中國的土地,發生在我們同胞的身上。

真的,生命如燭火般脆弱,明天和意外,你永遠不知道,究竟是哪一個先來。

警鍾必須長鳴。


還是粗淺三點吧。

第一,不由讓人想起墨菲定律(Murphy's law)。

美國一空軍基地的墨菲上尉在研究事故中發現:如果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種選擇方式將導致災難,則必定有人會做出這種選擇。

這就是“墨菲定律”,主要內容有四個方面:

一、任何事都沒有表面看起來那麼簡單;

二、所有的事都會比你預計的時間長;

三、會出錯的事總會出錯;

四、如果你擔心某種情況發生,那麼它就更有可能發生。

如果大家看過電影《星際穿越》的話,對“墨菲定律”或許並不陌生。

這其實都說明一個問題:事故肯定存在隱患,應該也出現過異常現象的苗頭,只要一個隱患被堵住、一個征兆被提前發現,往往就能避免整個事故的發生。

但很多時候,這些隱患都沒有被重視!

香港火災發生後,一個小視頻在網上流傳。我看到,是一位工人在竹子腳手架上抽煙。

我不知道這是不是香港的。


但不管是不是香港的,腳手架是竹子的,還忍不住要抽煙,如果再碰上不合格的網布,後果不堪設想。



這更暴露出安全管理上的重大疏漏。



第二,更期待高層火災救援的突破。

現在的樓,基本都是越蓋越高;尤其是寸土寸金地方,樓房向上生長是必然選擇。

但高樓火災救援,真的是一道世紀難題。

這拼的不是血肉之軀,在熊熊大火面前,再勇敢的消防隊員,都束手無策,更拼的是管理是效率,更是科技。

人類在自然力量面前的渺小,提醒我們唯有智慧與遠見方能與之共存。

我看到,在一些消防演練視頻中,高層建築發生火災,超過了消防車能抵達的高度;可能現場的高溫,直升機作業都有難度;但無人機拉起水龍頭,噴向火災現場。

什麼是科技向善?

這才是科技向善。

我不是專家,可能說得不對,但我總覺得,我們最終還是要靠管理靠效率,更靠科技,突破這道難題。



第三,還是安全,安全,安全。

教訓太慘痛了。

本來讓住宅更宜居的改造煥新,最後卻成了人間的一大悲劇。

真的是讓人痛心。

越是管理上嚴格的地方,越要提防麻痹大意的思想。

別忘了蘇東坡在《晁錯論》中警告的:天下之患,最不可為者,名為治平無事,而其實有不測之憂。

當然,這樣的慘劇,坦率地說,也不僅僅發生在香港,也發生在這個世界很多城市,很多地方。

我們見到的還少嗎?

也不能完全排除刑事可能。別忘了,美國加州(专题)的大火,很多起就是人為點燃的。

但水火無情,我們永遠要保持敬畏。

天幹物燥,我們更不能有絲毫懈怠。

在無常的世界中,唯有敬畏與謹慎,才是對生命最高的尊重。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80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