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比立陶宛還狠!這個國家公然切斷對華往來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布拉格街頭的鍾聲依然敲打著,但似乎少了些許往日的熱鬧。曾經繁忙的街道上,店主靠在門口抽煙,神情空洞。以前,這條街上人頭攢動,尤其是中國旅行團,每次經過都熱鬧非凡。但如今,街道上冷冷清清,連自己的心跳聲都能聽見。


在另一邊,汽車廠的工人們依然在忙碌,但心裡卻充滿了不安。流水線嗡嗡作響,然而大家私下裡都在傳,捷克的大訂單被中國那邊取消了。工人們的飯碗,似乎一下子變得不穩了。

捷克,一個曾經靠精密工業和美麗風景享譽歐洲的國家,怎麼就變成了這個模樣?


這一切,要從一張張訂單說起。捷克最為人熟知的品牌有斯柯達汽車和佩卓夫鋼琴。以前,中國市場的訂單給捷克帶來了豐厚的利潤。中國的大筆訂單飛進捷克,工廠滿負荷生產,捷克人賺了大錢,中國人也得到了優質的商品。可是,某天突然,他們說不想繼續合作了。

幾千萬美元的鋼琴訂單被直接擱置。更嚴重的是,捷克汽車產業鏈上的零件廠,很多依賴中國的訂單,現在這些訂單都沒了。

更讓人震驚的是,很多已經在捷克投資中國公司,已在汽車和機床行業投下了六十多億美元,廠房都建好了,工人也招聘了。然而如今,這些公司竟然寧可支付巨額違約金,也要撤離捷克。

在生意場上,最讓人害怕的就是不確定性。今天你我合作愉快,明天你突然翻臉,那誰還敢繼續合作呢?



這一切鬧得捷克自己都受不了了。位於莫拉維亞的一個工業區,有報道指出,可能會有超過一萬個工作崗位因此消失。一萬個崗位,就是一萬個家庭。任何有計算能力的人都能明白,這樣的損失,實在太大了。



那麼,為什麼捷克還要做出這樣的決定?放棄賺錢的機會,置工人的飯碗於不顧,到底是為了什麼呢?

答案,或許得去捷克的政壇找一找。這裡,正上演著一出出“精彩”的戲劇。首先是布拉格的市長,賀瑞普。他突然決定單方面廢除與北京的友好城市關系,並轉而與台北建立聯系。這一舉動讓很多人感到不可思議,似乎是在政治上另辟蹊徑,挑起了風波。

然而,這還不是結束。捷克的參議院議長,維斯特奇爾,甚至在總統澤曼的勸阻下,帶著89人,毅然踏上了台灣(专题)的土地。在台灣,他還用中文喊了一句“我是台灣人”,顯得非常得意。這一幕迅速引發了全球媒體的關注。

你以為這就完了?其實不然。新上任的總統彼得·帕威爾,更是公開表示要“保衛台灣”,這些言辭甚至比一些美國政客還要激烈。西方媒體也開始質疑,這樣的言論是否過於激進。



從市長到議長,再到總統,捷克政壇的每一步都走得越來越遠,聲音也越來越大。與捷克相比,立陶宛曾經也有過類似的做法,但在這場較量中,捷克顯得更加“勇敢”和高調。

這些政治人物在台上肆意表演,喊著更響亮的口號,卻沒有考慮到台下普通工人和商人的困境。那些小旅館老板的賬單,誰來幫他們支付?


如果這只是幾個政客為了吸引眼球而做的表演,或許情況還不至於如此糟糕。但可怕的是,這種瘋狂的行為,已經從言辭轉化為法律條文。

捷克竟然直接修改了國家的《刑法》,將共產主義與納粹主義並列,視為非法。任何人如果公開宣傳這兩者,都會被判刑。這已經不僅僅是外交摩擦,而是深深植根於國家法律中的意識形態對抗,仿佛要與中國劃清一切界限,把中國釘在“邪惡”的柱子上。



這類操作讓人感到極為不安。它顯示出,這些政客的行為並非一時沖動,而是背後有強大的力量在推動著他們,而他們顯然已經決定走這條路到底。

這個力量是什麼?只要稍微深入探究,就能發現捷克國內有一個特殊的圈子。這個圈子由一群智庫、學者和非政府組織組成,他們專門進行一種工作——生產各種反映“中國威脅”的報告和文章。例如,布拉格查理大學的“解析中國”項目,還有“歐洲價值安全政策中心”,這些機構背後都得到了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NED)的資助。


這些機構拿著資金,自然會努力完成任務。他們把“反共”和“反華”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營造一種氛圍:只要反對中國,就代表站在“民主”和“自由”的一邊,就代表政治正確。這些所謂的研究成果,被捷克的政客和媒體廣泛引用,逐漸影響了整個社會的思想。



普通人聽多了這些信息,也慢慢地認為中國成了威脅,為了“價值觀”放棄一些經濟利益似乎也值得。這樣的思維逐漸被烙印在捷克社會的每個角落。



政客們在前線沖鋒,而他們背後則有著源源不斷的理論支持和民意基礎。捷克的這盤棋,顯然已經下得很深了。



那麼,這場“表演”究竟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並不是從市長或議長開始,而要追溯到2018年12月。那時,捷克國家網絡與信息安全局(NúKIB)突然發布了官方警告,指控中國的華為(专题)和中興設備存在國家安全風險。捷克因此成為歐洲第一個明確提出這一指控的國家。

緊接著,捷克稅務總局就將華為排除在網絡建設招標之外,160多個重要部門也被要求檢查是否存在來自中國俄羅斯的“風險”。這一舉動在當時看來像是技術問題,但回頭看,這其實是捷克選擇站隊、與美國交往的“投名狀”。

從那時起,捷克就開始選定了自己的立場,並在後續的一系列挑釁行動中,表現得越來越明確。捷克還計劃借助2022年成為歐盟輪值主席國的機會,在歐盟內游說,推動其反華政策在整個歐盟范圍內的落實。

幸運的是,德國法國等大國依然保持了理智,知道與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翻臉的後果,捷克的計劃並未完全實現。然而,捷克的意圖已經不再隱藏。它不滿足於在雙邊關系中充當“刺頭”,而是希望引領整個歐洲對抗中國

當演講結束,聚光燈熄滅,政客們心滿意足地走下台時,布拉格街頭依舊寒風刺骨,工廠裡的歎息依然回蕩。捷克民眾的賬單,最終還得由他們自己來買單。
1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41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