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act Us | CHT | Mobile | Wechat | Weibo | Search:
Welcome Visitors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Home

News

Forums

Realty

大温餐馆点评

Car

Education

Yellow Page

Travel

亚马逊大裁员,数万人的无声退场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 不少人在社媒上分享亚马逊裁员潮对自己的影响。图 / 小红书截图


科技巨头们的裁员逻辑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早期的裁员大多源于业绩压力。2022年,亚马逊全年净亏损27亿美元,创下历史最差业绩;Meta净利润虽达232亿美元,但同比大幅下滑41%。那时的裁员,是危机下的断臂求生。

而这一轮的裁员,却呈现出一种矛盾的局面:裁员不再因业绩窘迫,反而伴随着强劲的财务表现。亚马逊今年第三季度营收与净利润分别增长13%和39%,并预计四季度营收将继续保持双位数增长。谷歌、微软、Meta同样表现亮眼,第三季度营收增幅均超10%,股价频创新高。


优秀的业绩与大规模裁员并行。裁员已不再是危机的表现,而是转型的成本。

和AI赛跑

对于那些不想被AI抛下的人而言,唯一的出路是让自己变得更“卷”——挤进AI赛道,成了他们共同的求生动作。

留下来的人,并未获得安全感,反而坠入了更深的焦虑。

暂时没被裁的张兆林,自入职以来一直沉浸在校招“上岸”的欣喜中,而这次裁员像一盆冷水,把他泼回了现实。他开始担心自己成为下一批离开的人。为了在公司留得更久,他刻意改变了自己的工作节奏:从前九点半才到公司的他,现在每天准时出现;曾经把线上会议当背景音摸鱼的他,如今会认真记录,主动提问或者发表看法,“想让领导多看见我”。

人变少,活变多,成为大多数团队的常态。



▲ 图 / 《年会不能停》


在李林峰所在的组,近20%的人被裁,其中不乏手握关键项目的成员。部门经理每天都在“救火”,把多出来的任务重新分配。李林峰能明显感受到经理的焦虑:“每天和各种人打电话、对接,在办公室走来走去。”

他自己的工作量也显着增加,过去一天做不完的事可以留到第二天,现在却有种“做不完就不能走”的紧迫感。虽然他们组已躲过这一轮裁员,但眼看年底绩效评估在即,他仍担心自己虽逃过裁员,却逃不过“自然流失”。

更现实的问题是,很多项目已因人手短缺而难以为继。“项目数量比组里的人头还多了”,一些需要跨部门协作的任务,因对接人甚至整组被裁,只能陷入停摆。


而当被裁者再次流入就业市场,才发现就业门槛已被AI彻底改写。

从2022年末到2024年末,美国要求AI技能的岗位增长了68%。而到了今年,AI人才争夺已进入白热化——苹果AI团队流失十多名核心成员,被Meta、OpenAI、xAI等争相挖角;微软从谷歌DeepMind挖来超过20人;Meta甚至为吸引顶尖人才开出了1亿美金的签约奖金。

一场全行业的AI人才收割正在公开进行。当Meta的AI研究总监田渊栋在社交媒体上发文提及被裁,评论区迅速变成“招聘现场”,OpenAI、DeepMind、xAI等知名公司公开抢人,清一色的“join us”。

为了自救,如今的程序员、工程师们只能努力追赶AI的步伐。

还在亚马逊时,苏凯哪怕每天加班后仍坚持上两小时AI课。“现在不卷AI,就进不去了,”他说,“被淘汰只是时间问题。”

今年10月从Meta离职后,苏凯投入了更高强度的学习:每天早八点起床,学到凌晨一两点,“就这样的强度,还觉得不够”。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_VIEW_NEWS_FULL
    _RELATED_NEWS:
    _RELATED_NEWS_MORE:
    _POSTMYCOMMENT:
    Comment:
    Security Cod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Page Generation: 0.0312 Seconds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