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act Us | CHT | Mobile | Wechat | Weibo | Search:
Welcome Visitors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Home

News

Forums

Realty

大温餐馆点评

Car

Education

Yellow Page

Travel

亚马逊大裁员,数万人的无声退场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日结心态


AI高歌猛进的另一面,是打工人们日渐失守的心理防线——裁员不再是偶发事件,而成为周期性袭来的寒潮。

裁员后的办公室,气压低得令人窒息。亚马逊允许带宠物上班,以往办公室里总是吵吵嚷嚷地,键盘声、通话声与狗叫声交杂,如今“突然一片死寂,只有零星鼠标声证明还有活人”。这种安静背后,是一种被反复裁员后的麻木。对许多人而言,裁员创伤已成为新一代大厂人的隐性入职培训。


2023年毕业后入职亚马逊的罗成宇,从求职起就浸泡在这种焦虑中。社交媒体上充斥着“入职即被裁”的帖子,他持续半年的不安最终演变为麻木。当真被裁时,他反而感到“靴子落地”的确定感。“反正在大厂工作,早就做好心理准备”,他甚至不愿追问原因,“已经不关我的事了,工作没了就再找”。

这种“日结工”心态正在硅谷蔓延——员工们不再期待长期职业发展,而是像按日计酬的临时工一样,随时准备打包走人。



▲ 图 / 视觉中国

这种心态源于持续的结构性裁员。从2022年开始,几乎每隔几个月,科技巨头们就会传来新一轮裁员消息。大家意识到,资历和绩效都无法提供真正的保障——昨天的优秀员工,可能就是明天的裁员对象。


苏凯的经历更为典型:他曾在国内经营留学机构十年,为家人移居美国而转行程序员。几乎是从创业时开始,他就希望手头的工作“至少是一直有产出、有成就感的”。刚入职亚马逊时,也抱着这样的心态。

可到了2023年,他赶上了亚马逊疫情后的大规模裁员,裁掉了2.7万人。他是其中之一。


再找工作时他发现,所有的大厂都在裁,“属于互联网的黄金时代显然已经过去了”,大湾区里到处都是履历光鲜、被裁掉的硅谷人,找工作变得格外难。校招时投了60份简历就入职的他,被裁后投递了超过1500份简历,历时近半年才找到新工作。

再次入职后,他的心态彻底转变:“工作只是一份工作而已。”同事间形成了一种战时同盟,定期送别被裁同事并互相内推。裁员已从非常事件变成了硅谷的管理逻辑,苏凯观察到:“大家的心理阈值被拉低了,现在裁员只是流程的一部分。”

所有人都意识到,被裁不再意味着个人能力的否定,而是整个行业正在集体转向的标志。微软计划在2025年裁减超过1.5万个工作岗位,其中有9000个职位都集中在游戏、云计算和销售团队;英特尔也曾宣布计划裁员约2.1万人,约占其员工总数的15%至20%;Meta在今年年初就计划本年将裁减3600个工作岗位。

进入10月后,这场调整迅速扩大至全行业。咨询公司Challenger, Gray & Christmas的报告显示:美国企业10月份宣布的裁员人数从9月的54064人激增至153074人,扩大近三倍,创下2020年以来同期最高纪录。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_VIEW_NEWS_FULL
    _RELATED_NEWS:
    _RELATED_NEWS_MORE:
    _POSTMYCOMMENT:
    Comment:
    Security Cod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Page Generation: 0.0320 Seconds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