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說服農村父母補繳社保,一場養老的家庭"戰爭"。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之前,她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政策並不了解,只知道農民一年會有一兩千塊的養老金,一直以為是國家補貼。去年年底了解完政策,她就趕緊聯系村幹部,為父母兩人都辦理了補繳。按照次高檔5000元每年的標准提檔補繳,算下來兩個人一共要補繳接近15萬元,阿閃拿出自己存的應急錢補上了。


阿閃家裡姐妹三人,當她提出為父母補繳養老保險時,兩個姐姐都不同意,“她們對政策不了解,怕錢有去無回”,她就一個人承擔了所有費用。後面二姐支持了2萬塊,但話裡話間還是有顧慮,“二姐會反復問,這個有沒有人繳,錢繳到哪裡?有沒有人拿到錢?從哪個途徑交,靠不靠譜?”阿閃幹脆把錢退給了她。

不過,了解完政策的細則後,姐姐們都轉變了態度,打算過年把錢分攤給阿閃。大姐甚至開始操心起自己的養老保險來,前段時間還在問阿閃流程的事,也想為自己補繳一下。“對姐姐而言也算有所突破了”,阿閃說。




對許琪來說,為父母補繳社保,更像是一種給自己的安慰,為未來的不確定性買單。“我怕我後續有什麼變故的情況下,可能連幾百塊都掏不出來,我買的是一個安心。”

和很多老人一樣,她的父親也是執拗拒絕的那個,連理由都高度相似:政策是變換的,相當於存錢,萬一人沒了,錢沒領到,實在很虧。今年國慶,村裡的一個60多歲老人,去喝喜酒時忽然猝死,爸爸心有余悸,拿這件事作為拒絕補繳的“盾牌”,“他說你看到沒?生命就是這麼無常。”


許琪的父親60多歲,和很多農民工一樣,他年輕的時候也參與過城市化的建設,去過廣東工廠打工,也在家鄉做過服裝生意。但由於不斷流動,當年的工廠也沒有完善的制度規范,他沒能持續繳納職工社保。直到許琪大學畢業前不久,父母才徹底回老家來生活。

“可能對於我父母那個時候而言,他們也沒什麼路可以走,哪(條路)更掙錢就在哪一個。”目前,父親做門窗相關的小生意,媽媽沒有穩定工作,兼職做一些零活,去村裡人家酒席上幫忙做飯、洗碗。


為了說服父親,許琪讓他去問身邊人,“他的朋友不可能沒有一個補繳的”,但出乎意料的是,在當地農村,大多數老人真的沒補繳,基本都和父親一個想法,“怕自己拿不到,活不了那麼長。”只有小部分是子女直接幫忙補繳的。另外,除了觀念不普及,錢本身也是難題。許琪說,比如一年4000元一檔,並不是最高的,但很多農村家庭拿出這些錢是困難的。而且老人們根本不知道怎麼繳納,線上操作特別麻煩,“他本能就會去逃避這個麻煩。”

許琪最終也沒能說服父親,如果直接給他補繳,他可能會一直惦記著這些錢。今年國慶,她為母親補繳了近6萬元,父親沒有阻攔。



●圖源東方IC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74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6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