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4岁女童腹痛就医后缺氧去世 分级诊疗为何不奏效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4岁女童腹痛就医后缺氧去世,谁的责任?


据热度新闻,来自江苏徐州的陈女士(化名)近日反映称,她4岁的女儿今年5月初因腹痛前往当地卫生院治疗,医生没做抽血检查也没拍片子,先是让小孩输液,突然发烧后又开具了布洛芬。

当天下午,女童回到家后病情突然恶化,返回卫生院再次治疗后,医生称“卫生院处理不了,需要转院”。然而,女童在上救护车时因缺氧失去意识,抢救无效后身亡。后续上级医院医生判定,女童可能是误用布洛芬导致心肌炎加重去世的。


女童离世后,家属多次找卫生院讨要说法。卫生院和当地卫健委要求进行尸检,遭到家属拒绝。经多次协商,双方最终达成65万元的赔偿协议,卫健委承诺将按规定处理涉事医生并向家属道歉。但截至11月17日,陈女士表示从未收到关于医生处理进展的回复,也没等来道歉。

与以往发生医疗事故后,网友多站家属不同,在相关新闻评论区,大量网友认为家长责任很大,直言65万赔偿是“讹人”。不少网友指出,基层卫生院医生水平有限,家长就不该把孩子送过去,尤其是爆发性心肌炎这种急症,堪称“儿科医生的噩梦”,不能指望卫生院医生。

在这些网友看来,小孩只要生病,就往儿童医院或大医院送,才是正确的做法。这样虽稳妥,但很多时候并不现实。儿童专科医院和大医院医生的业务水平更高,但去这些医院的时间、金钱、交通成本都更高,人也更多,如果不是病情来势汹汹或久病不好,不一定会成为家长的首选。




像爆发性心肌炎,其早期症状比较隐匿,包括发烧、咳嗽、腹泻、肌肉酸痛等。因症状跟感冒类似,很容易被当成感冒去治,导致延误治疗,等到病情恶化往往就无力回天了。所以它被称为“儿科医生的噩梦”“孩子的隐形杀手”。要求家长预判孩子可能罹患心肌炎,第一时间送对医院,实在强人所难。关键还是要加强基层医生的业务水平,让他们做好疾病的“看门人”。

在陈女士女儿这个案例中,如果卫生院医生察觉出女童症状和普通感冒的不同,或考虑到感冒之外的可能性,多做几个检查,比如血常规、心肌标志物检测、心电图等,说不定就能发现病情,及时将女童转去医疗条件更好的上级医院,或许她就能被救回来了。卫生院医生整体水平可能不高,但不代表只能接受这一现状,默认他们无法及时分辨出疾病严重情况。

这些年,国家层面一直推动落实分级诊疗制度,提升基层医生的诊疗水平。不少地方也开展了各类试点,可实践效果似乎仍有限。


在分级诊疗制度的理想状态下,感冒发烧等儿童常见病,由基层医院承担;三甲儿童医院则集中精力突破疑难杂症。此外,基层医生需要能快速识别孩子的病情是不是有一个转变,是不是有向重症发展的趋势,以及是否需要转诊,并提供转诊通道。

长久以来,家长们对基层医院的不信任,是落实分级诊疗最大的现实障碍之一。家长们普遍担心基层医院看不好延误治疗,导致严重后果。而基层医院水平一言难尽的重要原因,是儿科医生普遍短缺,很难下沉到基层。

据国家卫健委数据,我国儿科医师数量虽然从2015年的11万人增加到2024年的20.58万人,增长了74.4%,但仍存在较大缺口。儿科人才总体不足,这就导致在一些社区,包括一些基层医疗机构,并没有建立完善的儿科诊疗体系。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76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7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