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为什么大漂亮没有社会主义 变革时代的挑战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维尔纳·桑巴特(Werner Sombart)在 1906 年出版的经典著作《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Why Is There No Socialism in the United States?)中,提出了一个关于“美国例外论”(American Exceptionalism)的核心命题:


为什么在资本主义最发达的美国,却迟迟没有诞生一支像欧洲那样强大的社会主义政党或工人运动?

一个多世纪过去,这个问题重新点燃——尤其是在纽约市长选举中,一位民主社会主义者卓兰·曼达尼(Zohran Mamdani)脱颖而出,成为这座资本主义象征之城的“社会主义市长当选人”,这本身就是历史性的反讽。


那么,桑巴特当年的判断是否正在被现实“改写”?

美国是否正在走向社会主义?

或者说:美国不再“例外”,也正在从“没有社会主义”,变成“在自由制度之内吸纳社会主义元素”?

本文试图在桑巴特的视角与当代美国现实之间,搭一座桥:既回到 20 世纪初的“牛排和苹果派”,也走进 21 世纪的“房贷、学生贷与与动辄几千美元的纽约房租”,看看保守主义在这场变局中,将面临怎样的挑战。



维尔纳·桑巴特-《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1]

一、桑巴特的分析:“社会主义乌托邦,粉碎在牛排与苹果派之上”

如同托克维尔来美国探究民主,桑巴特来美国,也是为了解一个问题:

为什么同样是资本主义制度,美国没有走向欧洲式的社会主义道路?

他的答案,后来被一句非常形象的话概括:

“所有的社会主义乌托邦,都是在牛排与苹果派的暗礁上粉碎的。”


换句话说:美国的工人不饿,因此没有被逼到“非革命不可”的绝境;

他们有肉有派吃,有工资涨,有机会向上爬——在这样的环境里,马克思意义上的“阶级仇恨”很难成形,“挑动群众斗群众”的激进作法不容易成功。

如果细拆,他大致强调了四个方面:

1.物质富足与高生活水平

19—20 世纪之交,美国工人的实际工资水平,明显高于欧洲同类工人,生活条件也更宽裕——更不用说大萧条前一段时间的“黄金时代”。


这让工人们的思想意识更像“小业主”:他们关心的是涨工资、买房、进城,而不是推翻整个制度。

2.“西部边疆”作为巨大安全阀

当时美国仍然有可供开拓的土地,不满意工厂生活的工人,可以用“搬家”代替“革命”——中国人“上山下乡”是因城市经济危机。

美国人则离开城市,去西部开荒种地,或者进入新兴地区创业

这个安全阀,使本来可能积聚在城市的阶级怒火,被大规模“稀释”到空间之中。

3.社会流动性与“美国梦”叙事

美国没有封建贵族的厚重阴影,而是一个移民国家——“只要努力,你就能往上爬”,不只是广告词,而是许多家庭真实的经验,甚至是“美国梦”的底色。

在这种叙事下,工人更愿意相信“我可以成为中产”,而不是“我要推翻资产阶级”。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23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