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权力私有是一个民族最深重的灾难!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人类文明史中无数血淋淋的事实,都在为这句箴言写下注脚。玩弄权力政治,从来都不是简单的个人腐败,而是足以动摇国本、践踏人性的最大之恶。

权力如何异化为“最坏的恶”?


公元410年,西哥特人攻陷罗马城。这座千年帝国的心脏被蛮族铁蹄踏碎时,圣哲罗姆在伯利恒的修道院里哀叹:“照亮世界的灯熄灭了。”但罗马的衰亡并非一日之功。早在帝国鼎盛时期,历史学家塔西佗就犀利地指出:“权力欲在人们心中越是根深蒂固,它就越是渴望得到满足。”

权力本应是公共福祉的守护者,却在人类历史上不断上演异化的悲剧。古希腊哲人柏拉图曾梦想“哲人王”统治的理想国,晚年却在《法律篇》中无奈承认:“绝对的权力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场致命的考验。”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更直白地断言:“人一旦脱离法律和正义,就是最坏的动物。”

这种异化在中国历史上同样触目惊心。明末思想家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痛陈:“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当皇帝视天下为私产,百官成为家奴,权力便从公共责任堕落为私人欲望的工具。

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的警告穿越时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一条经验。”从罗马的暴君尼禄到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恐怖统治,从明朝的魏忠贤到当代的独裁者,历史反复证明:不受约束的权力必然腐败,绝对的权力绝对腐败。

当国家公器沦为私器


1933年,德国国会大厦燃起熊熊烈火。希特勒借此机会通过《授权法》,完成了从民主到独裁的“合法”转变。政治哲学家汉娜·阿伦特后来在《极权主义的起源》中分析道:“极权统治的本质,在于将一切政治机构转变为传达领袖意志的传声筒。”

这种权力私有化的过程往往披着“国家利益”的外衣。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勋爵的名言至今振聋发聩:“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他进一步阐释:“历史并非由道德力量驱动,而是由不断增长的权力意识推动。”


中国历史长卷中,秦朝的兴衰提供了绝佳案例。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秦始皇“刚毅戾深,事皆决于法”,通过严刑峻法将天下权力集于一身。结果是“刑者相半于道,而死人日成积于市”。强大的秦帝国仅存15年便土崩瓦解,正是权力极端私有化的必然结局。

中国历史的长廊中,明末的党争乱象也堪称权力政治祸国殃民的典型标本。万历年间起,东林党与齐、楚、浙三党为争夺内阁控制权,将朝堂变为角斗场,他们争论的不再是治国方略,而是如何罗织罪名打压异己。

陕西大旱时,地方官员为迎合京中派系需求,不仅不减免赋税,反而加大盘剥力度以充作“政治献金”,导致流民四起。当时的奏疏记载:“民有父子相啖者,有阖门自缢者”,而京城的官员们仍在为谁能入阁辅政争论不休。

现代社会的权力滥用虽少了几分古代的暴戾,却多了几分隐蔽性。美国学者戴维·科顿在《权力的陷阱》中记录了上世纪八十年代菲律宾马科斯政权的腐败细节:马科斯夫妇通过修改海关条例、操控土地审批等方式,将国家资源源源不断转入私人账户,其妻子伊梅尔达的鞋柜中收藏着三千多双名牌皮鞋,而当时菲律宾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处于饥饿线以下。

更令人齿冷的是,当台风引发洪灾时,马科斯政府竟将国际援助的救灾物资囤积起来,作为换取政治支持的筹码,导致数万灾民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67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6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