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聶曦沒有帶過兵打過仗,只是吳石的副官,為什麼33歲就成了上校?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老周


摘要:熱播劇《沉默的榮耀》,主要表現1950年6月10日在台北馬場町英勇就義的吳石、朱楓、陳寶倉和聶曦四位烈士的事跡,在這四人中,吳石和陳寶倉是中將,33歲的聶曦沒有帶過兵也沒有打過仗,只是吳石的副官,為什麼就成了上校?




圖1:《沉默的榮耀》的劇照,由魏晨飾演的聶曦,33歲就是上校了

本系列作者周明(老周),為電視劇《沉默的榮耀》軍事歷史顧問

熱播劇《沉默的榮耀》,主要表現1950年6月10日在台北馬場町英勇就義的吳石、朱楓、陳寶倉和聶曦四位烈士的事跡,在這四人中,吳石和陳寶倉是中將,33歲的聶曦沒有帶過兵也沒有打過仗,只是吳石的副官,為什麼就成了上校?

說到這個話題,有人肯定會說,這沒什麼好奇怪的。國民黨軍隊中,尤其是黃埔系出身的中央軍將領,很多人都是年紀輕輕,就已經是上校、少將了。

例如,黃埔一期生中,劉詠堯19歲,孫元良22歲,就當上了上校團長;關麟征23歲,宋希濂24歲,就已經是少將旅長了。


所以,相比之下,聶曦33歲才是上校,已經算是晚的了。




圖2:劉詠堯是黃埔一期中年齡最小的學生,畢業後19歲就當上了上校團長

劉詠堯、孫元良、關麟征、宋希濂這幾位,如此年輕就是上校、少將,主要原因,第一是黃埔軍校初創時期並不是太正規,入學的學生年齡大小差距很大,像劉詠堯入學時只有15歲,宋希濂是17歲,關麟征是19歲,孫元良也不過才20歲,加上黃埔第一期學制才半年,所以他們畢業時,自然就非常年輕了。

第二個原因就是時勢造英雄,黃埔軍校最初的幾期,實質上就是培養連排長的速成培訓班。但是畢業後就參加了東征、北伐,以黃埔師生為骨幹的中央軍,在短短三四年時間裡,就由1926年的2萬人急劇擴充到1930年的40萬人,這些剛剛畢業的連排長,也就隨著中央軍的膨脹,水漲船高,一路高升,很快就當上了團長、旅長。

這和聶曦的情況完全不同,自然不能相提並論。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4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15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