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小裁缝白手起家,卖羽绒服年入百亿....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那个冬天,工厂里生产出来了23万件羽绒服,但最终卖出去的仅有8万件,超过2000万元的产品都积压在仓库里,再加上还有800万元的银行贷款即将到期,以致给员工发工资都成了困难,企业随时有着倒闭的风险。


高德康看在眼里愁在心里,经常焦虑到彻夜难眠。关键时刻,还是他自小就根植在骨子里“凡事都要争第一”的韧劲告诉他:决不能放弃。

为了挽救危局,高德康来到了销售比较薄弱的东北,深入市场调查。很快,他便发现了问题所在:


北方人有着丰富的过冬经验,可选的防寒服饰很多,例如大棉袄、军大衣等。

羽绒服虽然更轻、防寒性也更好,但款式不够新潮、造型也非常臃肿,缺乏轻便舒适感和时尚感,所以在市场无人问津。

痛定思痛,高德康对羽绒服的颜色、面料、款式、版型、工艺进行了一系列的革新。

1995年夏天,他在北京王府井开创性地开展了反季销售,两个月卖掉了2.5万件羽绒服,靠着回款的500万元,才渡过了这次生死考验。

不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在绝境之下的自我突破,也帮助波司登实现了进化。1995年,其绒服的销量就已经成为全国第一,并在此后几年里稳住了市场地位。

随着企业步入正轨,高德康也没忘最初的誓言。1998年5月,中国登山队队员穿着波司登羽绒服登顶珠峰,成功抵御了零下43℃的高寒气候。

这不仅是对波司登产品质量最硬核的佐证,更让高德康多年的“登峰梦”终成现实。




● 1998年波司登助力登顶珠穆朗玛峰



曲折中前进


进入新世纪后,高德康率领波司登跟随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驶入了快车道。

但市场的环境向来阴晴无定,期间波司登也走过不少弯路,甚至一度跌入谷底。大抵上,可以用“曲折中前进”来概括。

2007年,波司登成功在港交所上市,彼时高德康55岁,前半生的事业来到了全新的高度,但他并不打算停止攀登的步伐,还想再创新高。

羽绒服这门生意,就和雪糕一样,是门季节性很强的生意。在全世界大部分地区,都是冬天卖得多,夏天鲜有人问津。

但与之相背离的,是成本不会因季节变动而降低。就拿波司登开在商场的门店来说,不能跟房东商议只租冬天不租夏天。站在经营角度,这是对租金成本的浪费。

于是,高德康就想,反正我有工厂有门店,那何必要拘泥于羽绒服这个品类呢?自此,波司登就开启了扩张之路,一边收购工厂孵化波司登的男装、女装、童装品牌,实行“1(羽绒服)+3”战略,一边加速开店速度,2013年,其门店数量一度突破恐怖的13000家。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15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