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不应被遗忘的珞珈山传奇?:武汉大学的"刘道玉时代"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致命遂志,其命维新


“卸任”武大校长之后,刘道玉没有气馁,而是开始攀登他人生的第二个高峰——教育研究和演讲,并留下长达100多万字的着作和无数次的演讲。

在《其命维新:刘道玉口述史》一书中,刘道玉将对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问题的思考,归结为十条意见,无一不指向中国高等教育的病根所在:


◎废除自学考试制度:严格大学文凭标准、净化人才市场的需要。

◎取消不合格的在职研究生学位:杜绝大学以卖学位换取资源的权钱交易。

◎砍掉一半大学的博士授予资格:严格整顿授予博士学位的大学。

◎大学必须与所谓“独立学院”脱离关系:独立学院的产生是利益均沾的结果,是不伦不类的怪胎。

◎让成人教育回归职业教育:真正体现职业教育或继续教育的特点。

◎停止大学办分校:办分校就是变相的教育产业化。

◎整顿大学的科技开发园和研究院:科技开发园决不能多,多则必滥。

◎实行教授定编制:不允许无限量地晋升教授,解决滥竽充数的问题。

◎砍掉三分之二的大学出版社和学报:让剽窃抄袭见光死。

◎整顿大少爷作风,严查大学财务支出:对大学的拨款、经费开支、建设项目、享受的待遇等进行严格监督。

整顿高等教育绝非仅以上十个方面,但这些是最主要的。刘道玉之所以能成为一个时代的符号,也正是因为他的国际视野和触及教育灵魂的改革理念:思想自由、教授治校、学生自治。


正如刘道玉在接受《新周刊》采访时略带辛酸的话:“80年代任职的大学校长之中,没有谁像我一样呼吁教育改革了,也没有谁对中国教育理解更深刻了。”

即便是今天,像他这样敢于直言并且一针见血的教育家依然是极少数。

随着年岁渐长,他的耳朵已不太灵光,视力也在衰退,最麻烦的是他还患上一种书写痉挛症,右手提笔写字就颤抖,吃饭可以,拿刀可以,就是不能拿笔。

“这是天要杀我耶,我这种人不写作了,还能干什么呢?”




正如易中天教授所说:

“人们肯定刘道玉,其实是肯定改革;怀念刘道玉,其实是呼唤改革。改革是没有‘任期’的。惟其如此,刘道玉才成为了‘永远的校长’。”

中国有刘道玉,乃天下学子之幸;史书无刘道玉,乃世道人心之哀

在武大的校友里,无人不知刘道玉。关注中国改革教育史的,同样无人不知刘道玉,但在相关的资料与档案中,他却被有意无意的隐去了。

中国有刘道玉,乃天下学子之幸;史书无刘道玉,乃世道人心之哀。

在改革举步维艰、温饱都没解决、互联网尚未出现的80年代,刘道玉校长就创造了世界瞩目的教育奇迹,提携了无数青年才俊。尽管中途受阻、壮志未酬,然而他的成就和影响,早已超出校园和时代,至今无人望其项背。

作为改革家,他大胆创新、甘冒风险;作为教育家,他慧眼识珠、成就斐然;作为良师益友,他爱才如命、义薄云天;作为知识分子,他刚直不阿,不慕权位……

刘道玉在某种程度上,其实已经与中国40年的教育改革画上了等号,尽管武大至今没有刘道玉一个题字,也没有一座建筑、一条道路冠上他的名字。然而世所公认:他的生命历程、改革历程,早已与武大、与中国教育血脉相连。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433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10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