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act Us | CHT | Mobile | Wechat | Weibo | Search:
Welcome Visitors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Home

News

Forums

Realty

大温餐馆点评

Car

Education

Yellow Page

Travel

特朗普: 国父们的担忧与美国命运 历史地剖析"特朗普现象"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特朗普现象”:美国民主危机的缩影


“特朗普现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特朗普的内外政策,二是其执政风格。二者都是反传统的,都是对美国长期政策和主流政治风格的颠覆,简言之,“特朗普现象”指的是特朗普以民粹主义和反建制的姿态上台并打破了美国传统的政治格局和政治伦理的现象。




当地时间2025年11月5日,美国迈阿密,美国总统特朗普出席美国商业论坛。视觉中国

具体来说,其政策的颠覆性体现在:一是经济上的民族主义和反全球化,包括对外国商品征收高额关税,发动关税战以及追求制造业回流和再工业化。二是反移民美国历史上有反移民的传统,主要局限于社会层面和国会层面,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一位总统像特朗普这样如此仇视外来移民。三是在外交领域放弃自由国际主义政策。自威尔逊总统以来,美国外交政策的主导思想是自由国际主义,把“扞卫”所谓的自由、民主和人权视为美国的外交目标,特别是冷战结束之后,输出民主、扩展“民主国家共同体”成为美国历届政府的外交政策。而特朗普上台之后,奉行的是“交易型”外交以及赤裸裸的现实主义和单边主义:退出多个国际组织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多边协定;对促进民主毫无兴趣,反对在第三世界进行所谓的“国家构建”;威胁兼并格陵兰、加拿大和重新夺回巴拿马运河区,表现出赤裸裸的强权外交风格;不愿意承担所谓的“领导责任”和“国际义务”,淡化同盟关系。这些政策都是与美国传统外交政策和风格背道而驰的。

特朗普的执政风格更是令人大跌眼镜。他不是通过政府部门和正式机构而是通过社交媒体发布政策信息,在第一个任期内,其执政风格被称为“推特治国”,第二个任期内改由“真相社交”平台发表意见和发布政策。其政策缺乏连贯性和长远规划,决策依赖直觉,经常出尔反尔,朝令夕改。特朗普还有强烈威权主义倾向,追求不受制约的专断性权力。最令人不安的是特朗普不讲起码的体面,对政治对手进行人身攻击、嘲讽和贬低,甚至不顾外交场合的基本礼仪,对他国领导人进行围攻,乃至羞辱;在社交媒体上散布各种各样的谎言和阴谋论,通过诉诸情绪而不是理性对普通民众进行民粹式的动员。这种执政的风格突破了美国基本的政治伦理底线,带来的是美国政治文化的粗鄙化,政治学者称之为“无礼的政治”(politics of incivility)。


在1954年6月9日参议院举行的听证会上,律师约瑟夫·韦尔奇(Joseph Welch)愤怒地质问那位通过颠倒黑白、无中生有的方式指控所谓“亲共分子”从而掀起麦卡锡主义浪潮的参议员约瑟夫·麦卡锡:“你难道没有一点廉耻之心吗?”实际上这句诘问当前也可以用到特朗普政府的一些成员身上。

那么,美国为什么会出现“特朗普现象”?一位完全没有任何政治经验、官司缠身,甚至被判有罪的政治素人何以能通过美国的选举程序两次成为美国总统?从本质上说,“特朗普现象”的出现是美国社会矛盾的集中爆发和美国民主危机的缩影,在某种程度上更是200多年前美国建国之父们担忧的应验。


国父们的担忧:如何防止美国出现“暴君”?

要理解“特朗普现象”,需要回到美国的革命与建国时代。

从1776年独立宣言的发表到1789年联邦政府的成立是美国的革命与建国时代。在国父们看来,美国的建国是一场伟大的“共和试验”——把启蒙的理想变为现实,检验人类能否依靠理性,通过协商,而不是靠武力在广袤的国土上建立一个良好的政府——宪政共和国。这个共和国建立在人民主权而非君主主权之上,摒弃欧洲的“旧制度”,通过自治和法治的原则保证人民的自由。正如汉密尔顿在《联邦党人文集》第一篇中所言:

一个重要的问题留给美国的人民用他们的行动和范例来解决,那就是人类社会能否通过这个深思熟虑和自由选择来建立一个良好的政府,还是永远注定要靠偶然因素和武力来决定他们的政治体制。……倘若我们在应当扮演的角色上作出错误选择,那就应该认为是全人类的不幸。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Prev Page123456Next Page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_VIEW_NEWS_FULL
    _RELATED_NEWS:
    _RELATED_NEWS_MORE:
    _POSTMYCOMMENT:
    Comment:
    Security Cod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Page Generation: 0.1126 Seconds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0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