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向勞斯萊斯下戰書?豐田賣起千萬級豪車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不過,上述日系車廠高層認為,Century要在亞洲高端市場站穩腳跟或許不難,但想要在歐美市場占有一席之地,恐怕沒那麼容易,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比亞迪直搗日本心臓


砸千億人民幣量身造輕型車

除了豐田章男親自現身車展掀起熱議,侵門踏戶進入日本的比亞迪(BYD)動向,也是一大焦點。

今年中國電動車龍頭比亞迪展現深耕日本市場的企圖心,引發最多討論的,首推直搗日本車市心臓車款、瞄准日本婦女與家庭客層的K-EV BYD RACCO。

二度參展的比亞迪首推的K-EV BYD RACCO,屬於日本獨有的輕型車K-Car,目前預計明年量產。 所謂K-Car,規定排氣量必須在660 CC以下,車長、車寬與車高皆有限制; 這類小巧靈活的車款深受日本婦女與家庭客層喜愛,年銷量達130萬輛,占日本每年新車市場的1/3.市場規模高達180億美元。

由於K-Car車款為日本市場獨有,幾乎沒有外國車廠為日本市場量身打造,這是日本史上首次有海外車廠挑戰,自然備受市場關注。

據了解,比亞迪決定攻日,進行市調時,便嗅到K-Car龐大商機。 歷經兩年研發、投入上千億人民幣,終於推出深入虎穴的產品,未來可觀察比亞迪定價策略,是否能對既有市場形成威脅。

比亞迪電動車出海,在歐洲大有斬獲,不過,跨足日本市場三年,銷售表現並不突出,今年以來,在日本賣出的電動車單月最高僅逾七百輛。 此次挑戰本田(Honda)、日產(Nissan)、鈴木(Suzuki)等日系大廠長久以來盤據的市場,顯現因應在地市場的調整力。

“我們是日本首輛純電超高K-Car!”比亞迪亞太產品中心產品行銷經理楊嘉樂表示,除了動力因應時代趨勢,該輛車設計重點在於“截長補短”——車高達180公分,是日本市場最高的K-Car,方便孩童與長者上下車; 采用側滑門設計,即使車位狹小也能輕松開啟,展現貼近日本家庭使用習慣的巧思。


此外,比亞迪還計劃在日本推出首款插電式混合動力車海獅06DM-i,並於2027年之前完成7至8款純電與混動車型布局,積極反攻油電市場。

日本兩大車廠的展區也很吸睛。 其中日產大改款與合作車同步回歸,展現逆風突圍的韌性。

日產突圍拼全球化


大改款、合作車同步回歸

過去一年遭逢逆風的日產,在本次展會一口氣推出多款重磅車型——包括旗艦MPV Elgrand大改款、性能SUV Patrol、純電小改款Ariya及Leaf大改款等,大有重振聲威的氣勢。

不僅如此,展區同時發表由東風日產打造的N7.以及在英國生產的Micra。 “看得出來日產想要展現全球化的野心。”小七車觀點創辦人曾彥豪觀察,日產端出每個主力市場的車款進行展示,且左、右駕都顧及到,很有一種“日產回來了”的氣勢。

戰場從汽車飛向天空

Lexus空中飛車 本田造火箭

除了各車廠競相推出車款,移動載具也是本屆車展具有未來性的一大亮點。 Lexus與本田也不約而同跨足“飛行移動載具”領域,打破地上移動的限制,展示“空中戰力”。

其中,Lexus端出與美國飛天出租車服務商Joby合作開發的空中移動系統; 本田則搬出一架“永續火箭”實驗機,該機體日前已在北海道大樹町成功完成離著陸測試。 曾彥豪指出,日本主力車廠已將格局從“汽車”擴展到“綜合移動載具”,從陸地到海洋、再到天空,面對中國電動車崛起,顯示不甘示弱的決心。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1003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