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中美博弈: 中美元首會晤協議細節陸續出爐 是否"休戰"在望?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如何解讀“一般許可”,可能成為未來協定執行過程中,雙方的分歧所在——中美可以因各自立場和角度而采取不同解釋方案。


白宮表示,此舉等同於“事實性取消”中國在2025年4月與2022年10月實施的出口管制。 但中方尚未公開披露具體細節,也未使用“取消”一詞。

“如果美國采取了中國認為違反協定字面或精神的行動,中國可能會放緩稀土的交付。”葛來儀對BBC中文表示。


她解釋,這次會晤的結果可能令北京認為“以升級促緩和”的策略奏效了,它在關鍵礦產和稀土磁體供應鏈中的主導地位是一種強有力的武器,在未來必要時可以再次使用。

美國邁阿密大學(University of Miami)政治學教授金德芳(June Teufel Dreyer)對BBC中文指出, “以升級促緩和”本質上是傳統談判策略:“先提出高要求,再逐步降低,最終達成自身期望的協定。 ”

金德芳認為,中國在稀土方面的策略並沒有真正解決問題,而是進一步激勵了全球尋找替代來源,以及能夠取代稀土的合成材料。

美中元首會晤結束不久,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Scott Bessent)就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中國在許多方面是“不可靠的合作伙伴”,並稱美國需要擺脫中國在稀土供應上的主導地位——“那是一把懸在我們頭上的劍,也懸在全世界頭上的劍”。

貝森特說:“這是中國在對抗世界。 他們把壓力施加在整個世界身上,而世界也正在反擊。 未來一到兩年內,我們將加速行動,擺脫這把懸在我們頭上的劍。 ”

鑒於中國此前的稀土管控措施涉及范圍之廣,歐盟方面也關注中方的緩和行動。 歐盟貿易發言人奧洛夫·吉爾(Olof Gill)近日在記者會上表示:“我們的理解是,中方的暫停措施適用於全球...... 我們仍在與中國接觸,以了解具體執行方式。 ”

他還表示,4月的管制措施仍然有效。

這意味著,稀土出口管控雖有所緩和,但長期影響和執行方式仍存在不確定性。


在芬太尼合作方面,中美雙方的表述也存在差異。

白宮的聲明指出,“中國將采取重大措施,切斷芬太尼流入美國。 具體而言,中國將停止向北美出口某些特定化學品,並嚴格控制向世界各地出口某些其他化學品。 中方的說法只是“雙方就合作打擊芬太尼達成共識”。

金德芳認為,未來中方可能聲稱無法控制前體化學品的流向,尤其是流向墨西哥等第三方國家的部分。


“毫無疑問,這一切都很脆弱”,她說,“中國在特朗普(专题)第一任期內也曾承諾購買大豆,但並未完全兌現。 ”

在農業采購方面,根據白宮公告,中國承諾在2025年最後兩個月至少購買1200萬噸美國大豆,並在2026年至2028年每年至少購買2500萬噸。

策緯咨詢公司(Trivium China)研究主管裴西霞(Even R. Pay)對BBC中文表示,“這項協定基本上讓美中農業貿易政策回到2025年前的‘常態’。”

她解釋,對大豆種植者而言,這份采購協議為市場預期設定了底線,意味著農民可以以相對合理的價格出售作物,今年有望實現收支平衡。 “這對許多需要依賴銷售收入償還債務和購買下一季農資的農戶而言,是好消息。 ”

不過,她提醒,“要說這是一場勝利仍言之過早,因為農民的處境並未比特朗普上任前更好。 從某些角度看,他們的情況甚至更糟,因為今年市場的不確定性已造成沖擊,而未來這項協議是否能持續也仍存在相當程度的不確定性。 ”

台灣(专题):潛在沖突的隱憂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67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