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數據解釋:中國镓金屬壟斷之迷思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中國於2023年8月1日起對台灣镓與鍺相關化學品實施出口管制,而镓更被視為半導體產品關鍵原物料,對於軍用主動電子掃描陣列雷達(AESA)主動相列雷達、功率放大器,甚至民用車用雷達、照明感測設備皆受到影響。 也有文章提出不僅中國有中重稀土的管制,另外還有镓、鍺、銻等關鍵金屬出口管制,足以讓全球產業鏈瀕臨崩潰。


另外有一則《路透社》(Reuters)10月14日報道,美國每年消耗五百萬至六百萬公噸廢鋁,同時出口超過兩百萬噸。 該組織呼吁以國家安全為由立即禁止將二手飲料容器出口到北美以外,並表示大部分美國廢料流向中國後,加工為成品運回。 在此出現一種現象,中國本土部分關鍵礦物並非儲量豐富,相反的,部分礦物開采量與重要金屬回收量絕大多數反而由世界各國購買而來。 以關鍵礦物“镓”為例,是從鋁土礦經過氧化冶煉成金屬鋁,副產品才提取镓,而中國在全球鋁土礦的儲量僅約3.5%,全球主要儲量國分別位於澳大利亞、幾內亞、巴西、牙買加與越南。 根據最新資料,中國的鋁土礦開采量約占全球的23%左右,仍然不多,隱藏在數據背後,到底有哪些現象,本文嘗試以數據說明中國镓金屬真的可以壟斷全球產業鏈嗎?

中國鋁土礦的依賴


由於鋁具有質量輕、強度高(經過合金化與熱處理接近某些結構鋼)、耐腐蝕、可塑性與加工佳,因此在大陸目前積極發展基礎建設、新能源運輸工具與綠能產業等龐大消費量下,僅能開采本土的資源並大量進口鋁土礦補足其缺口。 中國鋁土礦2024年消耗量約3.2億噸,其中約70%依賴進口,主要來自幾內亞(58%)、澳大利亞(22%)與印尼(15%),因此中國的鋁工業供應鏈也極易受到幾內亞與澳大利亞的政策或地緣政治風險而影響。

實際的例子包含2021年幾內亞發生政變,直接造成鋁價沖上13年新高,中國從幾內亞進口高達47%的鋁土礦轉向澳大利亞購買。 2025年軍政府領袖Mamady Doumbouya已正式簽署政令,宣布收回51張涵蓋鋁土礦、黃金、鑽石、石墨與鐵礦的采礦許可證。 此舉對中國企業馬上造成供應上的壓力。 此外中澳關系在疫情期間、地緣政治與外交摩擦影響下,導致中國澳大利亞商品實施非正式貿易限制。 這一段說明其實中國部分關鍵礦物也存在極大的挑戰。




镓又被稱為“半導體工業的新糧食”,是半導體材料的要角。 (維基百科)


高端產品需要高階精煉技術

镓又被稱為“半導體工業的新糧食”,是半導體材料的要角,尤其在第二代、第三代化合物半導體材料中,雖然中國粗镓占全球九成以上,全球精煉镓的廠商(制造高純度镓)主要集中在德國日本、加拿大等國。 粗镓代表鋁土礦加工過程中提取的副產品,屬於初級提煉階段的镓金屬,而其純度在99.99%(即4N)以下。 然而砷化镓(GaAs)、氮化镓(GaN)等化合物半導體的關鍵原料,應用於5G、雷達、光通訊、電動車等領域,則需要高純度镓,也就是6N(99.9999%)、7N(99.99999%)以上的等級,這些技術都掌握在德國日本高科技的公司。 這些超高純度镓才能滿足半導體制程的嚴格要求,尤其在微波組件與激光二極管中,雜質會嚴重影響性能。 惟粗镓與精煉镓之間仍然存在依存的關系,《德國之聲》(Deutsche Welle)報道,2022年德國進口的镓中有55%來自中國; 日本於2021年消耗167噸镓,進口占97噸,仍有55噸來自中國,約占消耗量57%。 因此德國日本均在尋求粗镓供應鏈,以建立不依賴特定國家的采購模式。

藉由以上的說明,本文嘗試拆解關鍵礦物“镓”產業鏈中存在的各種現象,並且利用數據來說明彼此之間的關聯性,以拆解方式來解釋,加上數據的佐證,其實中國對於镓金屬出口管制仍然有限,祈增進民眾的了解。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46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3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