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86岁宋世雄:老到认不出,儿女都在国外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哑巴小子变金嗓,赛场解说铸传奇


宋世雄1939年11月13日出生在河北乐亭县井坨村,那地方穷山恶水,家里就靠几亩薄田过活。小时候家里迁到北京,挤在胡同里头,日子紧巴巴的。更别提五岁那会儿,他还张不了嘴,不会说话,父母急得上火,带着他东奔西跑看病。

结果呢,六岁夏天突然就开口了,第一声“妈妈”叫得清清楚楚。从那以后,这小子嘴巴就跟上了发条似的,话匣子一打开就收不住。


1960年,21岁的宋世雄进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体育组,当上体育记者。那时候电视还没普及,家家户户就靠收音机解闷。他从基层干起,天天泡在报纸堆里,记球员名字、比赛数据,练就一手好口才。师从老前辈张之,学着怎么抓节奏,怎么把场上的事说得活灵活现。没多久,机会就来了。

1961年,北京办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他第一次站上解说席。声音清亮,语速快却不乱,全国听众守着收音机,觉得球台就在自家客厅里头。这么一炮打响,他名字就传开了。

说起来,宋世雄的解说生涯,赶上中国体育大步往前赶的好时候。1978年,他成了新中国第一位出国现场解说的播音员,去香港解说世界杯足球赛。那会儿国内人对足球还两眼一抹黑,他提前把球员照片剪下来,背得滚瓜烂熟。

解说时,抓着每一次传球、射门的细节,说得国内观众热血沸腾。转眼1981年,第三届女排世界杯决赛,中国队对日本郎平那记重扣砸得地板直响,他的声音跟着拔高:“好球!”




从那年起,到1986年,中国女排拿下世界杯、世锦赛、奥运会三连冠,他场场不落。语速惊人,一分钟四百字,喊“一板两板三板”时,乒乓球迷听着就来劲儿。赛点到了,他放慢调门,声音微微抖:“这一球,决定胜负。”那种节奏感,搁现在听录音,还能让人起鸡皮疙瘩。




1982年西班牙世界杯,他又解说,让足球这项运动第一次在中国火起来。1984年洛杉矶奥运,许海峰射落中国首金,李宁拿下三金,他的声音记录下每一个瞬间。解说过足球、篮球、乒乓、田径,大大小小两千多场比赛,贯穿中国体育从起步到腾飞的全过程。

袁伟民教练还让女排队员反复听他的录音,分析得失。黄健翔、韩乔生这些后辈,都说听着他的解说长大,职业路子就是从那儿起步的。宋世雄这辈子,声音就是他的武器,帮中国体育传出去,也让老百姓的热情点燃起来。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409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2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