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关税: 中美稀土、对俄制裁、东盟关税 背后都有地缘答案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2025年10月26日,吉隆坡,图为特朗普在东盟峰会上与一众东南亚领导人会晤。(Reuters)

再聚焦往复过招的中美博弈,基本也是地缘与经济相辅相成。


当前中美的经济竞争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贸易、技术和全球基础设施。针对贸易与技术,美国显然希望限制中国的长期经济潜力与对美竞争力,因此试图在从高科技产品到稀土等众多领域上,减少对华依赖,并通过回流政策(reshoring)和友岸外包(friend-shoring)确保供应链的安全,来对与中国的经济关系进行「去风险化」。而这种操作本身也就隐含,一旦两国爆发冲突,能最大程度降低战争对于自身的经济冲击。


另针对全球基础设施,在2023年、也就是中国宣布「一带一路」倡议10年后,美国欧盟印度(专题)、沙特、阿联酋又共同宣布了「现代香料之路」,为中国主导的专桉提供替代选择。这显然也有阵营对峙、聚拢盟友的考量在其中。


当然,全球经济的高度互赖必然拮抗美国的「经济安全化」操作,只是在地缘政治回潮的背景下,中美等大国的经济脱钩似乎已经势在必行,差别只是场域、时机与程度问题。其他中小国家即便不愿,却也很难自外于选边压力,最终也只能在双方时而复起的脱钩压力下,被迫承受断骨割肉的阵痛。

整体来说,在美国单极倾颓的主旋律下,多极崛起与两极回归正在导引后冷战秩序的未来20年走向。对中美俄等大国来说,经济工具交织地缘冲突,将是自己必须习惯、也必然投身其中的新常态,在中美谈判如此、于俄乌战场亦然。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上一页123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77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