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古玩大佬双面人生:白天学术考古 夜里炸药盗墓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盗掘古墓葬和倒卖文物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千年来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和认同。此类圈子相对比较固定和隐蔽,交流基本只用黑话和隐语,局外人根本无法理解。例如出资和收货的叫掌眼,组织人干活的叫支锅,看风水勘探找墓的叫认眼,挖土和运土的叫土工,踩点的叫踩盘子,盗墓时站岗放哨的叫望风;一百块钱被称为一块,一万块钱被称作一方等。类似的语言很多,行话晦涩,初期侦控难度非常大。”办案人员告诉上游新闻记者,他们的交易活动也很隐蔽,从掌握的情况看,文物交易基本上都是地下或半地下进行。重要文物交易,不使用现代支付手段,当场谈价、当场付现金,互不打听来去、互不探听对方。此案中很多情况线索、交易事实都是通过传统手段获取的,应该说是侦办文物类案件的最大难点或者说是显著特点之一。




这些文物被盗掘后都去了哪?办案人员说,此案追缴的4000余件文物中,有的文物被倒卖到了外地博物馆和研究机构,有的进入了古玩市场和工作室,有的流入了民间藏家手上,有的被嫌疑人藏匿家中、厂房仓库甚至埋进自留地里。其中一件涉案青铜器半年之中就先后被倒手五次。


2022年6月,背后大佬李某因犯盗掘古墓葬罪、倒卖文物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十个月,并处罚金2万元。2025年9月17日,李某团伙中最后一名犯罪嫌疑人被检察机关提起公诉。至此,李某一案涉及的20多名犯罪分子终于被绳之以法。

追缴的被盗文物,相当于一个中型博物馆藏品


这起案件结束,但打击文物犯罪的工作还在继续。

在打击文物犯罪工作室上游新闻记者看到,为了掌握犯罪嫌疑人的手法,工作室里摆放着洛阳铲等不同类型的盗墓工具,办案人员说,只有掌握这些工具的特点,才能准确地在现场找到线索。工作室的书架上,更是摆满了各类文物考古专业书籍和学术著作。到这起案件侦破时,3年时间,由打击文物犯罪工作室获取线索或参与指导破获的盗墓、贩卖文物等案件260多起,缴获文物保守估算超过1.3万件,其中经鉴定明确为国家一级的文物11件,抓获盗墓、贩卖文物犯罪嫌疑人230名,包括两名公安部A级通缉犯。如果将追缴回来的文物集中起来,足可匹敌一个中型博物馆的藏品。


徐州文物资源丰富,打击文物犯罪工作室成员除了自己要学习文物和考古知识外,刑侦支队也会定期对基层民警开展文物知识培训,很多案件的线索都是基层民警在日常工作中发现的。

“盗掘和倒卖文物,行业古老,有着千年历史。这是一个主要人员相对固定、活动诡秘、不见阳光的群体,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圈子和交流方式,外行人很难涉足其中。减地浅浮雕、窃曲纹、青花白地、探针等等,这些专业性比较强的名词,大部分民警对其了解的是少之又少。所以,为有效打击文物犯罪,特别是针对本案主要犯罪嫌疑人均系具备相当丰富的文物和考古知识的职业犯罪的情况,徐州市公安局还组建了专业性核心团队,通过以案代训、边办边学等方式,在实战中锻炼和培养了一批骨干力量。”办案人员说。

如今,文物倒卖也进入了“网络时代”,社交、短视频平台上的线索也逐渐进入办案人员的视线。同时,他们还在学习“大数据”知识,希望能运用现代刑侦技术对文物犯罪积案进行攻坚,让散失的珍贵文物重见天日。一名办案民警望着办公室墙上的拓片说:“我很希望能有更多的民警喜欢文物,了解文物,让更多力量加入到专业打击文物犯罪的行列中来。”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34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3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