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女孩被籃球砸頭部後確診癔症,母親借網貸為其治病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籃球砸下來的時候是什麼感覺?”13歲的冉冉(化名)回答道:“像天塌下來一樣。”10月17日,九派新聞在河南省洛陽市宜陽縣見到冉冉時,她局促地摳著手,談起那場意外時露出難過的神情。


2023年12月26日的一節英語課上,冉冉坐在班級第三排,同班同學楚某某和劉某某互相打鬧時,籃球從最後一排拋出來,砸到第四排桌子,彈起來碰到天花板,落下時砸到了她的頭。“頭的左部很疼,我特別惡心,特別想哭,疼得連話也說不出來。”冉冉形容道。

次日,母親吳麗(化名)帶冉冉去縣醫院檢查,確診為腦震蕩,後因病情加重入院治療,住院期間她出現食欲不振、精神萎靡、失常、自殘等行為,最終被送往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住院治療,診斷為癔症。


時至今日,對於冉冉而言,兩年前塌下來的天仍未恢復正常。最初,她常失眠、驚恐、頭痛嘔吐、走路困難,後來開始幻聽、大小便失禁。冉冉的症狀愈發復雜,情緒失控時她會用頭撞牆,躺在地上痛哭,甚至用刀劃破胳膊。

2024年9月20日,經河南省宜陽縣法院裁決,認定學校、楚某某及劉某某均在此案中承擔責任,判三方共同承擔32103.56元的賠償,其中尋村小學承擔40%、楚某某父母承擔35%、劉某某父母承擔25%。

吳麗告訴九派新聞,校方和劉某某的父母都已經賠償,但楚某某的父母從宣判後就不知所蹤,一萬多元的賠償更是一分沒給,“孩子每個月醫藥費要兩千多元,根本承擔不起。我因此網貸了三萬元,我丈夫也去非洲打工了,這一萬多元不是小數目,如果照常賠償的話,我們家能緩好大一口氣。”



冉冉在醫院治療。圖/當事人提供

【1】從模范學生到癔症患者

冉冉局促地摳著手,談起那場意外時露出難過的神情。吳麗說,因為提前吃過藥,這已經是女兒難得平靜的時候,“她生病之後情緒起伏很大,經常自殘,還總砸東西打人,我們拿她都沒辦法”。

在吳麗的記憶裡,冉冉是個非常積極向上的女孩,不但學習名列前茅,舞蹈也跳得很好,生活裡更是事事讓人省心,“這孩子每天早上六點多自己就起床了,妹妹的作業平常也都是她輔導的,有時候我回來晚了,她就把米飯先蒸好,等我到家炒個菜就行,真的是特別懂事。”但那場飛來橫禍後,冉冉就像變了一個人。



冉冉。圖/當事人提供

吳麗記得,事發當晚,冉冉回家後一直哭,跑到廁所裡吐了好幾回,飯也沒有吃,“我看孩子頭暈得厲害,就打電話問班主任怎麼回事,老師才跟我說孩子被籃球砸了。”



次日,冉冉情況未見好轉,吳麗便帶她去了縣醫院,經醫生檢查,冉冉被診斷為腦震蕩,“我那天還得接小女兒放學,所以開了藥就回家了,沒想到孩子情況越來越嚴重,三天之後我就給她辦住院了。”

在縣醫院住院期間,冉冉的情緒愈發異常,她總是很恐懼、很焦躁,覺得周圍嘈雜不堪,時常望著窗子發呆,她甚至開始自殘。縣醫院設備不足,無法做出具體診斷,在醫生建議下,吳麗帶著孩子去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看病,經檢查,冉冉被確診為癔症。

“其實這個我也挺不理解的,孩子被球砸了一下,怎麼就變成癔症了。”面對自己未曾聽過的病症,吳麗十分疑惑,更令她不解的是,現代醫學影像甚至都查不出冉冉的病因,“做核磁共振還有CT都沒查出來,醫生說腦部沒有積液,損傷也看不到。”

身體上的病可以吃藥、可以手術,但心理上的病沒有絕對正確的解法,難以藥到病除。吳麗說,她根本不知道治療的盡頭在哪,女兒的情緒總是反復無常,“吃了藥能穩定幾天,可藥效過了又會爆發,我真的拿她沒辦法。”

最初是失眠、驚恐、頭痛嘔吐、走路困難,後來開始幻聽、大小便失禁。冉冉的症狀愈發復雜,情緒失控時她會用頭撞牆,躺在地上痛哭,甚至用刀劃破胳膊。刀被藏起來,她又用手機鋼化膜割傷自己,最後什麼都碰不到了,她幹脆用手抓破皮膚、摳爛頭皮。



冉冉自殘留下的疤痕。圖/當事人提供

冉冉也感受到了生活的失控。“以前的朋友基本不和我玩了,他們說我矯情,罵我精神病,唯一一個還跟我聯系的朋友看到過我發病之後的樣子也被嚇到了,沒來我家找我玩了。”冉冉告訴九派新聞,現在她經常感到自卑,她覺得一切都和以前不一樣了,自己也變得不一樣了,“我吃藥以後胖了20多斤,不好看了,學習也學不明白。”

吳麗難以接受女兒的變化,更不敢想象如果一直這樣,女兒的未來該怎麼辦。“不管能不能拿到賠償,不論有沒有人管孩子,我都要湊錢帶她去大醫院看病,再艱難也要把孩子治好,不能毀了孩子一輩子。”

【2】被籃球改變的整個家庭

一顆飛來的籃球改變了整個家庭的生活軌跡。


事發後冉冉的情緒起伏一直很大,一發脾氣就要砸東西、打人,家裡的小妹妹被她追著打過,最嚴重的時候甚至被掐住了脖子。吳麗說,從前兩個女兒關系很好的,但如今小女兒被打怕了,連靠近姐姐都不敢。

為了方便照顧冉冉,也為了避免小女兒受傷,吳麗最終決定把小女兒送去住校。“我小閨女能理解我為什麼把她送過去,但還是可傷心了,剛開始就跟我哭,說不會梳頭發,不會疊被子,不想住校,但我也是沒辦法,冉冉得天天陪著,我精力分不開。”

生病後冉冉喪失了部分記憶,她不記得曾見過的阿姨,不記得自己的舅舅,不記得爸爸是何時出去工作的,也不記得家裡其實有四個孩子,吳麗問醫生,得到的解釋是“這可能是撞擊造成的短暫失憶,不用管”。

失憶或許不會影響身體,卻結結實實地給這個家庭撕開了一道裂口。

“受傷以後她就很煩兄弟姐妹,她說她記得家裡明明就她一個孩子,怎麼會突然間多出好幾個。”吳麗回憶道,冉冉以前很喜歡大哥,大哥對這個妹妹也很好,自己舍不得花錢,卻舍得給妹妹花,但出事後兩人關系就惡化了,“她哥出去讀中專,挺長時間沒回家,回來看見他妹妹都不敢認,他說冉冉變胖了,精神也不正常,他心裡接受不了。”

冉冉的病像一塊巨石,壓得家裡每個人都難以喘息,成年人要扛著更沉重的擔子前行,未成年的孩子們也在苦難中被催熟。



吳麗告訴九派新聞,因為家中的變故,正在上高一的二兒子在學校極度節儉,每天就點個菜吃個餅,一周生活費連60塊都花不到,“我心疼他,想熬粥給他送過去,他也不讓,就說‘太遠了,你安心照顧我妹吧’。”


談及大兒子,吳麗有些遺憾,她原本打算湊學費送大兒子讀大專,但冉冉的病花光了家裡所有積蓄,最後只能放棄,“前兩天老大就說想去浙江,找點活幹,我擔心他剛滿18歲上當受騙,就叫他留在洛陽找活幹,他沒有文憑,我也發愁他以後怎麼辦。”

吳麗說,從前的日子再難過,至少不為溫飽發愁,逢年過節也能添置幾件新衣服,但如今每個月2000元打底的醫藥費已然令家裡揭不開鍋,“孩子受傷以後,啥都不敢買,更別提新衣服了”。



冉冉的藥。圖/九派新聞 秦欣然

今年年中,為了籌錢,吳麗的丈夫去了非洲務工,每天都要下礦幹活,前不久還得了傳染病,養了很多天才好,“他說一個月能賺一萬左右,但工地出事了,三個月沒開出工資,我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拿到錢。”

身邊的親朋好友都借遍了,無奈之下,吳麗借了3萬元網貸,談及此事她歎氣道:“每個月要還好幾千元,我還不上,就一直催,我也是走投無路了,不然怎麼會走到這一步?”

【3】一位母親的決心

在女兒心理疾病的治療外,吳麗還要直面另一片艱難的戰場。

事發後,班主任並未確認冉冉情況,校方也並未主動聯系家長,吳麗覺得這“第一時間”的疏忽,或許讓孩子獨自處在恐懼中,留下了心理陰影。

向河南省委第五巡視組反映情況後,吳麗於2024年3月20日得到了信訪事項處理意見書,意見第二條寫明,學校需根據孩子情況和信訪人訴求為孩子進行補課,若有必要,積極聯系心理老師進行心理疏導。第五條則指明,學生若有意轉學就讀,香鹿山鎮中心校負責轉入轄區其他學校。

然而現實是,“心理疏導一直沒有過,補課是最近才開始的,但補課學校還是原學校,孩子去了那會應激,什麼都聽不進去,效果也並不好。”吳麗希望為孩子辦理轉學,去新環境參加補課,但至今都沒能辦成,需要的心理疏導也遲遲未有,“我帶孩子去省城做心理疏導,一次要花2000多元,我們付不起,這病一直拖著,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好。”

錢也是吳麗發愁的點。2024年9月20日,宜陽縣人民法院就此事作出判決,砸傷冉冉的同學劉某某的父母被判賠償8025.89元,楚某某的父母則被判賠償11236.25元。

判決生效後,劉某某父母很快進行了賠償,楚某某的父母卻從此失聯,分文未賠。吳麗表示,楚某某的父母態度很差,他們曾辱罵過自己,判決當日也並未出庭,“我有去找過他們,但家裡只有老人和小孩,兩個大人不知所蹤,電話也打不通,我問法院,法院說現在這樣他們也執行不了。”

對吳麗來說,一萬多元不是小數目,如果能拿到這筆賠償,日子也能稍微好過些,可如今連人都找不到,她只能想其他辦法籌錢。

盡管背負著如此重壓,吳麗還是從未想過放棄,“我一直都是這樣想的,不管能不能拿到賠償,不論有沒有人管孩子,我都要給孩子看病,等我老公的工資發下來,我就帶冉冉去北京的大醫院看。”

兩年過去,曾經砸傷冉冉的兩個孩子都已升入初中,冉冉卻仍留在原地,沒能逃出五年級的那場噩夢。吳麗告訴九派新聞,孩子其實很想重回校園,每次想到同齡人都上了初中,她就會哭得很難過。

“冉冉是我一手帶大的,看著她痛苦,我也沒有一刻不煎熬,我也有撐不下去的時候,想用極端方式一走了之,但冉冉不能沒有我,醫生說孩子現在得開開心心的,我得堅持住,不能讓她因為我難過。”吳麗說。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439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116 秒